氣氛融洽的二人,史紅石一點也不驚奇。在這種武俠世界,完全是奉行不打不相識的政策,筆墨不通的七哥要是真和藥師在文學方麵達成共識進而互相欣賞那才叫驚悚。
其實史紅石也問過年夜飯是否要“回家”過,隻是話剛問出口,對方的氣息似乎就沉下了許多。這讓她有些難以進退,等她再想問出口的時候,對方是直接不見了。
兩個人在一起,和朋友的相處模式可不一樣,他們會接觸到對方私隱的事;有些人會選擇裝作不知道,有些人會選擇更進一步的探尋,直到對方給出交代。在麵臨這個選擇的時候,史紅石深深的想了一夜,第二天終於做了決定,她想知道。
她想知道為什麼每次提起家人,藥師的臉色怎麼都會變得那麼奇怪;她想知道,為什麼在這麼重要的節日裏,普通人應該很樂意和家人在一起度過,他怎麼就表現得好像絲毫不想提起一樣;她想知道,明明這個人這麼尊敬祖母,為何卻對自己的生父從不談起。
史紅石其實早就察覺到了這一問題。
當初黃藥師對待科舉的態度,就非常的讓人疑惑。
以他的這種性子,若是不想應科舉,大可直接不去,完全沒必要得罪當權者,讓他們深深記住他的罪行,讓他在短時間內完全無法參與。
那種大鬧的行為,與其說是真性情的表示,不如說是對某種權威的反抗。
是軍權嗎?不,她完全不認為。直到後來發生的一切事,都讓她起了大膽的猜測,那應該是父、權。
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孝道始終站在很重要的地位。
沒有人會是天生不孝不悌的。
她能猜到這些,但她猜不到具體是什麼事情,甚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最後給他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心理影響,她也不知道。史紅石對這種情況感到很無奈,但是她也知道,硬揭別人傷口是不好的。
說句不好聽的,現代社會,也不是每個男女朋友最後都能結為夫妻的不是麼?
史紅石知道這個思想在現代十分的離經叛道,但是她答應過師父,她不會糊裏糊塗的嫁了,最後即使孕育了孩子,還是不知道自己的夫君是怎樣的人。
那樣的女性無疑是可悲的,那樣的人生也是幹涸的,史紅石當初的“要是兩個人互相知根知底,若是相處得還不錯,那就結婚吧”這種思想,到了現在,她卻發現自己不能接受。
如果不能真正了解,那不如就單身一輩子吧,當初覺得這種想法太過理想太過柏拉圖,現在卻覺得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了。
也許在真正的古代社會是不可能的事,在這種架空式的武俠社會,隻要有了力量,就再正常不過。即使不正常,也沒人敢過問。
遏製住自己的悲觀思想,史紅石對黃藥師進行了試探。
試探的結果並不如人意。
當一個人固執的什麼也不說的時候,當你提起這種事他都在刻意回避轉移話題的時候,史紅石的心情可以說是很糟糕的。
她知道不能再提下去,要是藥師翻臉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就真的要起變化了。
在一次無意間看到黃藥師往不熟悉的地方托年貨的時候,她不知道為什麼就躲了起來。
暫時先這樣吧,她想。
撇去這個問題不談,兩人之間相處得還算極盡融洽。
然後總算等來了雪化的時刻。
雪化了春天來了他們繼續找藥的時間也到了,洪七公像往常一樣早就不見了身影,隻是答應了她會留意一些藥材的動向,在有消息後告訴她。
親兄弟還明算賬,丐幫也不是洪七公一個人的。史紅石想起前世相處過了一些幫中兄弟,和七公說了以後就給了一些跑腿費。七公本不願意要,他本就生性豁達,不把這些黃白之物看在眼裏,還是史紅石說了不少話,才讓他答應下來。
史紅石隻想盡她微薄的力量幫幫那些處於底層的弟兄,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能幫到她。
史紅石知道黃藥師不會理解,即使她解釋說是想多一條路子,即使她還說了些她真實的想法,說是想幫助一些人。他還是難以理解。
在黃藥師看來,丐幫是丐幫,他們是他們,他們並不需要丐幫的幫助。
當初看《射雕英雄傳》,那裏麵說黃藥師他們無法達到巔峰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一顆兼濟天下的心,她還覺得那是扯淡,現在她反而有些相信了。
黃藥師對於武功的在意程度,遠超於她的想象。
這完全動搖了她的理念,她認為《九陰真經》沒什麼關係,黃藥師自從定居桃花島以後也不怎麼出島,把東西給他練完全是錦上添花,不會出什麼岔子,但是現在……也許他還是太年輕了,沒有功成名就,沒有經過華山之巔的洗禮,現在還太早了。
史紅石從未否認過自己有想把經傳給黃藥師的想法,這並不是因為兩人改變了關係,而是因為她覺得合適——也不知道為什麼,當初看到經書的第一眼,她就是這樣想的。
現在這個想法沒有改變,隻是時機未到,她對自己說,被甜蜜的心情包裹著的是無助的內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