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掌幫主道:“道兄不必煩惱,那趙宗印雖令人著惡,不足擔此重任務,可事到如今,我們隻有屈從了。”

洪七也道:“隻要收複河山,誰做那盟主又能怎地?”

王重陽見這二人如此看得開,胸中雖然憋悶,卻隻得點頭應允。

幾人吃罷了飯,王重陽隻身去見那趙宗印,言明歸屬之意。原來那趙宗印本是皇脈,三十是多年前,皇帝趙構夜做惡夢,見一怒目金剛錘殺自己,請群臣圓夢,卻道是皇上寵信道教,輕藐了佛界,因此佛祖發怒。趙構其時在南逃中患了不育之症,唯一幼子已不幸夭亡,便在太祖趙匡胤七世子侄之中尋出個號稱有佛緣的孩童趙宗印到少林寺出家,替趙構事奉佛祖。一晃三十多年,趙宗印已經四十多歲,其在少林寺以自己特殊身份橫虐無忌,群僧敢怒不敢言。他雖是出家,卻無法號,還叫著他的原名趙宗印,算來,趙宗印也是當今聖上寧宗皇帝的爺爺一輩。那寧宗趙擴因此對趙宗印十分客氣,經太師韓侂胄在旁攛掇,便下詔書命此人做了宣撫司參議官兼節製軍馬,統帥民間義軍,策應大軍北伐。寧宗趙擴雖出自一番好心,哪裏知道這少林武僧隻會紙上談兵,實在浪得虛名。

趙宗印見王重陽前來歸附,遞上聖旨令符,先是奚落了幾句,便將全真教、鐵掌幫、丐幫編為“淨勝隊”,由王重陽統領,北伐時做開路先鋒。

王重陽回來見過洪七等人,把事情說了,眾人不知是喜是憂,心頭陰雲始終揮之不去。

第四十一章

黃藥師在八卦台上曾與少林武僧趙宗印交過手,不恥與其為伍,此時見眾人屈從,更加心頭不快,實無法接受,當即拿定主意跟眾人辭行,拱手對王重陽等人道:“各位兄長自當奮力作為,黃某在江南靜侯佳音。”

不顧王重陽等人極力挽留,黃藥師毅然決然與眾人分手道別。

三月初三日,朝廷發兵二十五萬,分兩路直取淮河、潼關。趙宗印、王重陽等義軍五萬餘人在淮河岸邊與金兵展開了殊死決鬥。

統帥二十五萬大軍的太師韓侂胄,此人實是奸佞亂臣,其時他剛剛害死了朝中政敵趙汝愚,大權獨攬。趙汝愚也是亂臣一個,早年曾做一個夢,夢見孝宗皇帝交與他一個寶鼎,隨後乘白龍升天而去。後來孝宗駕崩,趙汝愚擁立身著孝服的新君趙擴為帝,方明白那夢是輔翼今皇的含義。他驕傲自負,隨口將授鼎乘龍的夢兆說與韓侂胄聽了。韓侂胄以這個為借口說趙自欲乘龍實是謀反,想擁立上皇重新為帝。寧宗趙擴恨趙汝愚常以元勳自居,不問真假,貶了他的官。趙汝愚走到衡州,當地長官接到韓侂胄的授意,將他害死了。韓侂胄因此大權獨攬,更加肆無忌憚,連寧宗趙擴的床塌也隨便睡臥,年老宮人紛紛落淚,恨之入骨。

黃藥師在江南也沒有等到王重陽等人的好消息。此次北伐實際是韓侂胄鞏固自己地位的一場投機行為,不久,宋軍連敗。高宗、孝宗二帝誤於和,光宗、寧宗二帝以後誤於戰。韓侂胄之奸佞,不若秦檜。檜主和,侂胄主戰,其立意不同,俱是為私。檜欲劫製庸主,故主和;侂胄欲震動庸主,故主戰。檜之世,可戰而和者也;侂胄之時,不可戰而戰者也。

那少林武僧趙宗印空有韜略,實無真本事,王重陽等率領的義軍雖是奮力,終是大敗,淮河上下,哀鴻遍野,生靈塗炭,死者不下三十萬人!

全真教、鐵掌幫、丐幫損失最重,元氣大傷,其中鐵掌幫主上官劍南身負重傷。王重陽、洪七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入世好漢也不得不退隱江湖,韜光養晦起來,這一沉寂便是數年。“劍聖”公孫歎雖然寶刀不老,無外多殺幾個金人而已,於大局實是無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