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首詩表達的都是兄弟間的離情別緒,抒發了魯迅對諸弟的切切思念之情。但一、二首主要從靜態來寫,第三首主要從動態來寫。同時全詩在突出兄弟別離之思的過程中,也委婉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身處異地的痛苦,這痛苦既有別離之苦,羈旅之苦,更有青年魯迅在人生探索中的憂鬱、孤獨和苦悶。

七言律詩

惜花四律

[JZ]步湘州藏春園主人韻

其一

鳥啼鈴語夢常縈,閑立花陰盼嫩晴。

怵目飛紅隨蝶舞,關心茸碧繞階生。

天於絕代偏多妒,時至將離倍有情。

最是令人愁不解,四簷疏雨送秋聲。

其二

劇憐常逐柳綿飄,金屋何時貯阿嬌?

微雨欲來勤插棘,薰風有意不鳴條。

莫教夕照催長笛,且踏春陽過板橋。

隻恐新秋歸塞雁,蘭NFDA5載酒槳輕搖。

其三

細雨輕寒二月時,不緣紅豆始相思。

墮裀印屐增惆悵,插竹編籬好護持。

慰我素心香襲袖,撩人藍尾酒盈卮。

奈何無賴春風至,深院荼NFDA3已滿枝。

其四

繁英繞甸競呈妍,葉底閑看蛺蝶眠。

室外獨留滋卉地,年來幸得養花天。

文禽共惜春將去,秀野欣逢紅欲然。

戲仿唐宮護佳種,金鈴輕綰赤闌邊。

【注釋】

[1]作於1901年4月14日。《舊日記裏的魯迅》:辛醜三月初二日,“接大哥廿六日函並《惜花詩》四首。”湘州:今湖南長沙。藏春園主人即林步青,他的原詩發表在當時的《海上文社日報》。

[2]嫩晴:雨後初晴。

[3]飛紅:飄落的花瓣。

[4]茸碧:碧綠的嫩草。

[5]絕代:絕代佳人,比花,這裏指牡丹。李白《清平調》用牡丹來比美人。

[6]將離:芍藥。《古今注》:“牛亨問曰:‘將離相別,贈以芍藥,何也?’答:‘芍藥一句可離,故相別以為贈。’”

[7]劇憐:非常憐愛。“金屋何時貯阿嬌”,典出《漢武故事》。阿嬌,漢武帝陳皇後。相傳武帝幼年時,長公主戲問他:‘阿嬌好不?’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石崇愛海棠花,有一回對海棠花說:“汝若能香,當以金屋貯汝。”阿嬌在此處用以代海棠花。

[8]薰風:《呂氏春秋·有始》:“東南曰熏風。”

[9]鳴條:吹動枝條發出聲音。

[10]長笛:借指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春陽:春天的陽光。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在夕陽西下時看花落,還是去欣賞春光吧。

[11]蘭NFDA9:用木蘭樹做成的小船。

[12]紅豆:俗名相思子。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13]“墮NFDA5印屐”:前人惜落花的常用詞語。墮NFDA5:落在裀褥上,印屐:印在木屐下。也就是有的被珍愛,有的被踐踏。

[14]素心:素心蘭,白色花蕊的蘭花;也比喻本心,陶潛《歸田園居》:“素心本如此。”

[15]藍尾:芍藥。《清異錄》:“桑惟翰曰:‘唐末文人,有謂芍藥為婪尾春者,婪尾酒用最後之名,芍藥殿春,亦得是名。’”

[16]荼NFDA8:薔薇一類的花。夏日開花春天謝,故有“開到荼NFDA8花事了”的說法。

[17]滋卉:培養花卉。

[18]文禽:有文彩的鳥。

[19]唐宮護佳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寧王)至春時,於後園中紉紅絲為繩,密綴金鈴,係於花梢之上。每有烏鵲翔集,則令園吏掣鈴索以驚之。”

[20]綰:係住。赤闌:紅欄杆。

【解讀】

這四首詩,寫一年四季惜花的情景:第一首寫初冬,第二首寫新春,第三首寫盛夏,第四首寫暮春。

第一首側重寫惜花的心情。“鳥啼鈴語夢常縈”,寫沒有見到花時就在擔心花的安全。鳥在花叢中飛翔會拂落花朵,所以惜花人聽到鳥啼而擔心。為了趕鳥,把小鈴係在樹枝上,但鈴聲也常使惜花人想念花朵,連夢中也常常縈繞著鳥啼鈴鳴,可見對花的命運極度關切。“閑立花陰盼嫩晴”,見到花開以後,就站在花蔭邊,希望有一個雨後初晴的好天氣,好讓花朵舒展花蕾。頷聯寫片片花瓣隨著蝴蝶飛舞,使人觸目驚心;碧綠的細草繞著石階而生,讓人掛心。頸聯中的“絕代”常用來指當世無二的美人,這裏以人比花,指最美麗的花。過去常說美人總是遭人嫉妒,此處引申為美麗的花偏偏會遭致種種摧殘。正如人們在將要離別時往往戀戀不舍,感情倍增,花將凋謝時當然益發使人愛惜。而最使惜花人憂愁的是:四周屋簷下滴滴答答的秋雨聲,仿佛送來了陣陣秋的聲音——冬天已經不遠了。

第二首著重寫惜花的行動。詩的前半部寫保護花枝,後半部寫抓緊時間賞花,都是愛花、惜花的具體行動。“劇憐常逐柳綿飄,金屋何時貯阿嬌?”劇憐,最使人憐愛。最使人憐惜的是四處落花隨著柳絮飄蕩,何時能有個金屋來保護、收藏這些不幸凋落的花朵呢?頷聯略略轉折,說金屋未必有,但其它的護花措施還是可行的。微雨欲來時趕快多插幾支樹條,使花枝不至於傾斜,樹條插牢實了,即使東南風吹來,也不能使花的枝條發出聲音了。薰風,東南風。鳴條,風吹樹條發出聲響。這種聲音也使惜花人提心吊膽。頷聯說:不要在夕陽下吹奏《梅花落》了,還是在和煦的陽光下踏過板橋,賞花去吧。長笛,指古代笛子名曲《梅花落》,曲調委婉哀傷。在夕陽下吹奏這樣的曲子,更使人傷感,何況,“梅花落”又關聯著梅花凋謝的雙重意義。尾聯進一步強調:隻怕北方的大雁南歸,新秋快要到了,還是抓緊時間,坐著小船,邊喝酒邊緩緩搖著船欣賞兩岸的花景去吧。

第三首側重寫由賞花引起的感想,時間是夏天。從二月初春寫起,至盛夏結束。從為花兒相思,寫到為花而惆悵,最後又寫到為花而惋惜,感情曲折深幽,一波三折。首聯說在細雨清寒的二月裏,不必因為紅豆的誘引,愛花人就已經在想念百花的盛開了。紅豆,紅豆樹結的果實。色澤鮮紅光亮,相傳古代是情人互送之物。王維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詩句。本詩卻說“不緣紅豆”,不是因為紅豆勾起的相思,說明對花的思念比一般情人間的相思還要深切。頷聯中的“墮裀印屐”是說有的花落在裀褥上,受到愛惜;有的花落在泥地裏,任人踐踏,印在鞋底上。落花有墮裀和印屐的不同命運,這使愛花的人平添了許多惆悵,那就趕快插好編籬,好好愛護花卉吧。頸聯中的“素心”指素心蘭,一莖一花,清潔素雅,香氣清幽。撩人,使人心動。藍尾,一種花,據說是芍藥的別稱。本聯的意思是:素心蘭香氣襲人,對於愛花者素潔的心來說,實是莫大的欣慰;春天最後盛開的芍藥花,撩動愛花者的內心亦喜亦憂,且邊喝酒邊賞花吧。尾聯感歎春風已經把遍地的花都吹落了,滿院的荼縻已經盛開,宣告春天的花事也即了了。無賴,罵人的話,指不講道理胡攪蠻纏的人。這裏詩人用來指稱春風,表現了對使花凋謝的春風的不滿,委婉含蓄地表達愛花、惜花的心情。

第四首重點寫的是百花盛開、鳥飛蝶舞的春天景象。首聯說繁盛的百花正在田野裏競芳爭豔,花葉下蛺蝶們正在靜靜安眠。這正是風和日麗、繁花齊放的春天景象。繁英,繁盛的花朵。頸聯中的“滋卉地”是指培養花木的苗圃。“養花天”,適宜於花卉種植成長的天氣。本聯說室外獨留一塊培養花卉的苗圃地,遇上了一年來難得的養花的好天氣,花苗們正茁壯成長。文禽,羽毛上有花紋的鳥。忻,欣然。然,即燃,火也。頷聯說羽毛上有彩色花紋的鳥兒,為珍惜將要離去的春天,都出來賞花了;秀麗的田野裏,欣逢鮮花盛開,一片火紅。但文禽們都來賞花了,會摧折花朵的。所以,尾聯說要戲仿唐代宮中保護花的好辦法,快把金玲輕輕地係在紅欄杆邊上吧。至此,與第一首詩遙相呼應。

魯迅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喜歡種花,他愛花、惜花。豐富的花卉知識,是寫好本詩的基礎。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是寫好本詩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四首七言律詩,對仗工整,用典自然精當。全詩以人比花,使花擬人化,抒發了愛花者和詩人的深情,也使讀者倍感親切。組詩的第一首首句以“鳥啼鈴語”開始,第四首末句以“金鈴輕綰”作結,兩句同出一典,首尾呼應,別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