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是這個樣子嗎?不!16歲一樣需要陽光和藍天,16歲一樣需要勾股定理。隻是,16歲學會了思索,16歲學會了不能算成熟的成熟。16歲的我們,應該自然地擁有這段美好的時光。
孫老師,這就是我的看法。我特別欣賞您文章中“16歲是開始學會思索的年齡”這句話。盡管,我有時也會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但我總能把握住自己,因為我學會了思索……
從一封封來信的比較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的感受產生於不同的經曆。前麵4位少男少女雖然也感到某些困惑,命運還算順利,那種淡淡的惆悵與痛苦染著美麗的色彩。然而,遭了失學之苦的楊勇軍和袁建蘭,他們的不幸猶如砸了腦袋的石頭一樣,既實實在在又堅硬難消,其感受也就不再飄逸了。
河北省肥鄉縣的楊勇軍在來信中稱我“雲曉大哥”,他說:
今年我正16歲,是個初三畢業生,中考被刷下來的一個失敗者。我不但失敗了,而且敗得很慘。在我們這裏,大都為了考中專,在考不上中專的情況下,才勉強上高中。父母對我抱著很大的希望,希望我考上中專,而我卻很不爭氣,連高中也沒考上。這對父母的打擊太大了,他們整天沉著臉,我也成天惶惶不安。16歲是個什麼樣的年齡呢?在我的心目中,16歲是沉重的。在16歲這個年紀,我感到了生活的沉重……
與楊勇軍同樣命運的袁建蘭,是新疆鄯善縣七克台鄉的16歲少女,目前正在家待業。她在來信中悲歎道:
16歲理當擁有很多,還有七彩的夢。但是,一旦夢失去,留下的隻有痛苦和彷徨。人生到處是絆腳石,煩惱有增無減。我覺得,16歲是一個一不小心就會順坡滑的年齡,你說對嗎?
啊,說不盡的16歲,說不盡的青春!
我常常在想少男少女們為什麼如此偏愛16歲呢?不要說人生的長河了,僅就青春期而言,難道隻有16歲最重要嗎?眾所周知,標誌著青春期來臨的那個年齡,以及開始擁有公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18歲等等,都比16歲更具有實質性的意義。然而,少男少女們依然感慨萬分地談論16歲,一往情深地讚美16歲。
我忽然明白了,就像早春並不能充分展示春天的魅力,青春期初來之際,巨變中的少男少女手忙腳亂,也難以從容地表現出青春的風采。當他們走向16歲或經曆了16歲時,好似雨過天睛,鳥語花香,詩意猶如春潮湧出。盡管,各種坎坷與磨難仍時時纏繞,這又恰好給了他們鋒芒初試的機會,認識了社會與人生。16歲是詩的年齡,是開始悟出生命意義的年齡。
16歲的建議
特別令人感動的,是少男少女們直言不諱的態度。他們對我是相當尊重的,但評論起作品來卻一針見血,毫不留情,並鄭重地提出各自的建議。
杭州第14中學高中一年級的女生陸海蓉,是風帆文學社的社長。她剛剛在植物園裏度過自己16歲生日,便給我寫來長達5頁的信。
她開門見山地說:
《16歲的思索》看後,我覺得您還並沒有真正走進這個年齡的世界。盡管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真實,但我認為都太特殊。哪怕是您把筆對準那些按理來說是極為普通的,易被人們忽視的所謂“第三世界”的同學的內心自白時,我覺得這還是太特殊。您難道不覺得該用您的筆,用您對當代少男少女的那一份摯愛,去寫一寫這個年齡中最多,但也是最平凡的普普通通的真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