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與袁世凱的立場相當接近了。
此時,黎元洪已通電獨立各省,邀請他們派代表到武昌討論籌建中央政府事宜。袁世凱對此,並沒有提出異議。形勢變化太快了,從他離開洹上村至今,短短十來天時間,已有十餘省獨立了。黎元洪牽頭組織統一機關,更便於開展和談,袁世凱抱著樂觀其成的態度。
這種背景下,袁世凱於11月13日,乘專列北上。
此時,距他從洹上村出山,還不滿半個月,距他被逐出首都,不滿三年。
袁世凱此番進京,衛隊即達3000人,沿途高度戒備,以至於川島浪速和日本軍官們策劃的暗殺,始終無從下手。
15日,袁世凱赫赫煊煊入京,與兩年多前的狼狽去國,形成鮮明對照。
當天,袁世凱入宮覲見隆裕太後和小皇帝溥儀,但並沒有拜見作為最高領導人的載灃。盡管如此,載灃還是差人前去袁宅問候,並贈送了洗塵肴席。
載灃這麼做,應該有對三年前無故罷黜袁世凱表達歉意,請求他諒解的意思。
次日,袁世凱上謝恩折,正式履行總理大臣職務,上午十時許,他到勤政殿拜會載灃,載灃正在接受奧地利駐華公使呈遞國書,袁世凱等候片刻,隨後兩個人見麵,晤談了短短一刻鍾,袁世凱即告辭而去。
袁世凱僅僅與最高領導人載灃會晤了一刻鍾就告辭了,除了相互寒暄,真正用於談正事的時間實在不多。袁世凱大概根本也沒有向載灃報告解決時局的想法,也沒有向他報告與南方和談的情況,僅僅是把他組織責任內閣的人選向載灃做了彙報,而這是法定的應該履行的程序,也僅僅是程序而已。
載灃當然希望和袁世凱做長談的,至少要了解一下前線情況、與南方和談情況和解決時局的辦法,但是,袁世凱沒有給他機會。一方麵袁世凱有故意冷落載灃的意思,甚至以此表示對他的不屑,如溥傑事後回憶所說,“袁世凱出山後也不買我父親的賬”;另一方麵袁世凱確實很忙。
袁世凱接受內閣總理大臣任命已經半個月了,新內閣尚未組建,晉京後這是頭等大事,他忙著組閣。還要忙著到東交民巷拜會列強駐華使節。因為袁世凱明白,解決中國內部問題,必須與列強溝通,以弱國抵禦強鄰瓜分,也需要在列強間周旋,以夷製夷。最最關鍵的是,以英美牽製日俄,防範這兩個強鄰趁火打劫。
采取解決時局的措施也刻不容緩。所以晉京後即以上諭形式令各省派代表三五人來京,組成代表會議,以定國是;同時,任命張謇、湯壽潛、譚延闓等人為“宣慰使”,分別到江蘇等12個宣布獨立的省份進行“宣慰”,解釋朝廷已滿足了各方開放政權的要求,希望罷兵止戈,通過和談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袁世凱還撥冗接見了汪精衛。大赦政治犯後,汪精衛出獄,被“發交兩廣總督試用”,但袁世凱的心腹人物趙秉鈞很看重汪,他出麵奏請將汪留京試用,所以汪留在了北京,袁世凱知道汪精衛乃是革命黨高層人物,謀刺攝政王壯舉又使他名聲大噪,在黨人中威望甚高,所以將其視為溝通南北的橋梁,抵京次日,袁世凱就專門接見了他,並請他和楊度等人為國事籌策。
這就與袁世凱的立場相當接近了。
此時,黎元洪已通電獨立各省,邀請他們派代表到武昌討論籌建中央政府事宜。袁世凱對此,並沒有提出異議。形勢變化太快了,從他離開洹上村至今,短短十來天時間,已有十餘省獨立了。黎元洪牽頭組織統一機關,更便於開展和談,袁世凱抱著樂觀其成的態度。
這種背景下,袁世凱於11月13日,乘專列北上。
此時,距他從洹上村出山,還不滿半個月,距他被逐出首都,不滿三年。
袁世凱此番進京,衛隊即達3000人,沿途高度戒備,以至於川島浪速和日本軍官們策劃的暗殺,始終無從下手。
15日,袁世凱赫赫煊煊入京,與兩年多前的狼狽去國,形成鮮明對照。
當天,袁世凱入宮覲見隆裕太後和小皇帝溥儀,但並沒有拜見作為最高領導人的載灃。盡管如此,載灃還是差人前去袁宅問候,並贈送了洗塵肴席。
載灃這麼做,應該有對三年前無故罷黜袁世凱表達歉意,請求他諒解的意思。
次日,袁世凱上謝恩折,正式履行總理大臣職務,上午十時許,他到勤政殿拜會載灃,載灃正在接受奧地利駐華公使呈遞國書,袁世凱等候片刻,隨後兩個人見麵,晤談了短短一刻鍾,袁世凱即告辭而去。
袁世凱僅僅與最高領導人載灃會晤了一刻鍾就告辭了,除了相互寒暄,真正用於談正事的時間實在不多。袁世凱大概根本也沒有向載灃報告解決時局的想法,也沒有向他報告與南方和談的情況,僅僅是把他組織責任內閣的人選向載灃做了彙報,而這是法定的應該履行的程序,也僅僅是程序而已。
載灃當然希望和袁世凱做長談的,至少要了解一下前線情況、與南方和談情況和解決時局的辦法,但是,袁世凱沒有給他機會。一方麵袁世凱有故意冷落載灃的意思,甚至以此表示對他的不屑,如溥傑事後回憶所說,“袁世凱出山後也不買我父親的賬”;另一方麵袁世凱確實很忙。
袁世凱接受內閣總理大臣任命已經半個月了,新內閣尚未組建,晉京後這是頭等大事,他忙著組閣。還要忙著到東交民巷拜會列強駐華使節。因為袁世凱明白,解決中國內部問題,必須與列強溝通,以弱國抵禦強鄰瓜分,也需要在列強間周旋,以夷製夷。最最關鍵的是,以英美牽製日俄,防範這兩個強鄰趁火打劫。
采取解決時局的措施也刻不容緩。所以晉京後即以上諭形式令各省派代表三五人來京,組成代表會議,以定國是;同時,任命張謇、湯壽潛、譚延闓等人為“宣慰使”,分別到江蘇等12個宣布獨立的省份進行“宣慰”,解釋朝廷已滿足了各方開放政權的要求,希望罷兵止戈,通過和談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袁世凱還撥冗接見了汪精衛。大赦政治犯後,汪精衛出獄,被“發交兩廣總督試用”,但袁世凱的心腹人物趙秉鈞很看重汪,他出麵奏請將汪留京試用,所以汪留在了北京,袁世凱知道汪精衛乃是革命黨高層人物,謀刺攝政王壯舉又使他名聲大噪,在黨人中威望甚高,所以將其視為溝通南北的橋梁,抵京次日,袁世凱就專門接見了他,並請他和楊度等人為國事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