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載灃也算得上轉型期領導人的合適人選(1 / 1)

這,才是這個階段所需要的人物。

載灃不正是這樣的人物嗎?

固然,此時的“中國最需要一個有經驗、能力和意誌力的決策權威人物”;或者如政治保守派人物、主事胡思敬所說,“自古變法,必有一攬權專斷強有力之人主持其間”。

但是,這不等於說,這個特殊時代的最高領導人必須是鐵腕人物。載灃所熟悉的德國,不就是因為宰相俾斯麥雄才大略,終成大功的嗎?

此時的中國,慈禧太後留給載灃的班底和格局,是具備這個條件的。

領班軍機大臣奕劻久曆中樞,政治經驗豐富;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雄才大略,兼具大格局和實幹家的優長;軍機大臣、大學士張之洞年高德劭,老成謀國;皇族中度支部尚書載澤、民政部尚書善耆,也具有一定才幹,他們又與張之洞一起對袁世凱、奕劻形成製約。所以,將最高權力和中樞班底交給載灃這樣的人,相得益彰,最合適不過。

如果說載灃有什麼短板的話,那就是他沒有自己的幕僚班底。

帝製中國傳統中,對皇太子培養非常重視,而皇太子的老師們就是他的幕僚班底。清廷廢除了預立太子製度,使得這一傳統優勢無以發揮。到載灃接班,尤其如此。如果他介入政治比較早,接觸的人比較多,還可以從中選擇一些人作為自己的幕僚,彌補自己的不足;可惜他介入政治太晚了,沒有更多的機會培植幕僚班底。一旦沒有幕僚班底,自己政治經驗又嚴重不足,以他的性格,很容易被親近的人所利用,出現失誤就在所難免了。

這,才是這個階段所需要的人物。

載灃不正是這樣的人物嗎?

固然,此時的“中國最需要一個有經驗、能力和意誌力的決策權威人物”;或者如政治保守派人物、主事胡思敬所說,“自古變法,必有一攬權專斷強有力之人主持其間”。

但是,這不等於說,這個特殊時代的最高領導人必須是鐵腕人物。載灃所熟悉的德國,不就是因為宰相俾斯麥雄才大略,終成大功的嗎?

此時的中國,慈禧太後留給載灃的班底和格局,是具備這個條件的。

領班軍機大臣奕劻久曆中樞,政治經驗豐富;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雄才大略,兼具大格局和實幹家的優長;軍機大臣、大學士張之洞年高德劭,老成謀國;皇族中度支部尚書載澤、民政部尚書善耆,也具有一定才幹,他們又與張之洞一起對袁世凱、奕劻形成製約。所以,將最高權力和中樞班底交給載灃這樣的人,相得益彰,最合適不過。

如果說載灃有什麼短板的話,那就是他沒有自己的幕僚班底。

帝製中國傳統中,對皇太子培養非常重視,而皇太子的老師們就是他的幕僚班底。清廷廢除了預立太子製度,使得這一傳統優勢無以發揮。到載灃接班,尤其如此。如果他介入政治比較早,接觸的人比較多,還可以從中選擇一些人作為自己的幕僚,彌補自己的不足;可惜他介入政治太晚了,沒有更多的機會培植幕僚班底。一旦沒有幕僚班底,自己政治經驗又嚴重不足,以他的性格,很容易被親近的人所利用,出現失誤就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