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這段話並不是在為孩子們的壞習慣辯護,而是提醒老師和家長,要弄明白孩子們為什麼非要去玩遊戲,興趣是一方麵,為了找到成就感也是一方麵。所以,麵對“網癮”這個壞習慣不能一味地強硬製止。可以試著把他們暫時和好學生分為兩個集體,給他們相對容易的學習任務,容易了就會學得快,學得快自然就有了自信心和興趣,有了自信心和興趣自然也就喜歡上學習了。當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之後,成績的提升也就是必然的結果;當他們的成績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後,自然就可以回歸好學生的團體,而不是一直被貼上“差生”和“不上進”的標簽。
分析完上麵的例子我們應該會想到,每一個看起來很糟糕的壞習慣背後,或許都隱藏著一個積極正麵的需求,而它之所以成為壞習慣,不過是采取的方式不恰當。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的壞習慣時,不要認為自己變得不可救藥,而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深層次需求。當你弄明白這些以後,就可以換一種恰當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需求了,壞習慣自然也就被克服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你還要感謝你的“壞習慣”,因為是它讓你發現了自己以前沒有發現的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人並不是因為深層次的需求,而僅僅是因為內心深處的不在乎才養成了壞習慣,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怎麼下決心都會無濟於事。這時,就需要你激發自己改掉這個習慣的訴求。就如同上大二的小韓,體育課上學習的健美操,小韓無論怎麼努力都學不會,即使老師用掛科來威脅他都無濟於事。但在考試那天,他卻奇跡般地通過了。仔細詢問之後大家才知道,原來因為他一直都學不會健美操,而被他正在追求的女孩兒深深地鄙視了。小韓受了刺激,立誌發憤圖強,就這樣一鼓作氣通過了考試。
由此可見,改掉壞習慣最大的問題不是你無法自律,而是你找不到足夠的理由去自律。當你找到這個理由的時候,自律就會像困了就要睡覺一樣成為你的本能。到了那個時候,還有什麼壞習慣是改不掉的呢?
是不是隻要發現了壞習慣形成的原因就可以萬事大吉了?顯然不是。我們都知道運動員會成百上千次地重複同樣一個動作,目的就是練出肌肉的記憶。壞習慣在大腦中也是以一個獨立的神經回路存在的,要想徹底地改掉壞習慣,覆蓋這個舊的神經回路,同樣也需要對新習慣不斷重複。就如同有過“網癮”的男孩子,雖然找到了學習上的成就感,但偶爾還是會想去玩幾把遊戲一樣。畢竟玩遊戲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且也是很長時間以來積累下來的一個習慣。這時候,就需要動用自己的意誌力,控製自己不去玩遊戲,直到學習這個新習慣覆蓋了玩遊戲這個舊習慣,你的壞毛病才算真正地改掉了。
上麵這段話並不是在為孩子們的壞習慣辯護,而是提醒老師和家長,要弄明白孩子們為什麼非要去玩遊戲,興趣是一方麵,為了找到成就感也是一方麵。所以,麵對“網癮”這個壞習慣不能一味地強硬製止。可以試著把他們暫時和好學生分為兩個集體,給他們相對容易的學習任務,容易了就會學得快,學得快自然就有了自信心和興趣,有了自信心和興趣自然也就喜歡上學習了。當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之後,成績的提升也就是必然的結果;當他們的成績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後,自然就可以回歸好學生的團體,而不是一直被貼上“差生”和“不上進”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