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鴻章引狼入室(1 / 2)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俄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Ⅱ)行加冕典禮。帝俄政府向我表示:當中、俄兩國特別要好的時候,中國應該派頭等大員去做代表,才算是給朋友麵子。中國乃派李鴻章為慶賀加冕大使,這位東方的俾斯麥於是到歐洲去了。威特深知中國的心理,所以他與李鴻章交涉的時候,首言日本之可惡可怕,這是李鴻章願意聽的話,也是全國人士願意聽的話。這種心理的進攻既然順利,威特乃進一步陳言俄國對我之援助是如何心有餘而力不足。他說當中、日戰爭之際,俄國本想參戰,但因交通不便,俄軍未到而中、日戰爭就完了。以後中國如要俄國給予有力的援助,中國必須使俄國修條鐵路橫貫東三省。李鴻章並未駁辯威特的理論,但主張在中國境內之鐵路段,應由中國自修。威特告以中國人力財力不足,倘自修,則十年尚不能成,將緩不濟急。威特最後說,如中國堅拒俄國的好意,俄國就不再助中國了。這一句話把李鴻章嚇服了,於是他與威特簽訂密約,俄許援助中國抵抗日本,中許俄國建築中東鐵路。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的《中俄密約》是李鴻章終身的大錯。甲午戰爭以後,日本並無於短期內再進攻中國的企圖,是時日本政府反轉過來想聯絡中國。因為西洋倘在中國勢力太大,是於日本不利的。威特的本意不是要援助中國,是要利用中東鐵路來侵略中國的。以後瓜分之禍及日俄戰爭、“二十一條”、“九一八”這些國難,都是那個密約引出來的。

李鴻章離開俄國以後,路過德、法、比、英、美諸國。他在柏林的時候,德國政府試探向他要代索遼東的報酬,他沒有答應。德國公使以後又在北京試探,北京也沒有答應。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秋,山東曹州殺了兩個傳教士,德國乘機一麵派兵占領青島,一麵要想租借膠州灣及青島及在山東修鐵路和開礦的權。中國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春答應了,山東就算是德國的利益範圍。

俄國看見德國占了便宜,於是調兵船占旅順、大連。俄國說為維持華北的勢力均衡,並為助我的方便,他不能不有旅順、大連,並且還要修南滿鐵路,中國也隻好答應。我們費三千萬贖回來的遼東半島,這時俄國又奪去了。俄國還說,他是中國唯一的朋友!俄國的外交最陰險:他以助我之名,行侵我之實。以後他在東北既有了中東鐵路、南滿鐵路及大連、旅順,東三省就成了俄國的勢力範圍。

於是英國要求租借威海衛和九龍及長江流域的優越權利,法國要求租廣州灣及廣東、廣西、雲南的優越權利,日本要求福建的優越權利,意大利要求租浙江的三門灣。除意大利的要求以外,中國都答應了,這就是所謂瓜分。唯獨美國沒有提出要求,但他運用外交,使各國不完全割據各國所劃定的範圍,使各國承認各國在中國境內都有平等的通商權利,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門戶開放主義。

這種瓜分運動就是甲午的敗仗引起來的,在近代的世界,敗仗是千萬不能打的。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俄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Ⅱ)行加冕典禮。帝俄政府向我表示:當中、俄兩國特別要好的時候,中國應該派頭等大員去做代表,才算是給朋友麵子。中國乃派李鴻章為慶賀加冕大使,這位東方的俾斯麥於是到歐洲去了。威特深知中國的心理,所以他與李鴻章交涉的時候,首言日本之可惡可怕,這是李鴻章願意聽的話,也是全國人士願意聽的話。這種心理的進攻既然順利,威特乃進一步陳言俄國對我之援助是如何心有餘而力不足。他說當中、日戰爭之際,俄國本想參戰,但因交通不便,俄軍未到而中、日戰爭就完了。以後中國如要俄國給予有力的援助,中國必須使俄國修條鐵路橫貫東三省。李鴻章並未駁辯威特的理論,但主張在中國境內之鐵路段,應由中國自修。威特告以中國人力財力不足,倘自修,則十年尚不能成,將緩不濟急。威特最後說,如中國堅拒俄國的好意,俄國就不再助中國了。這一句話把李鴻章嚇服了,於是他與威特簽訂密約,俄許援助中國抵抗日本,中許俄國建築中東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