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三(2 / 3)

茲將清太祖及太宗所收的東北的部落及區域列表如下:

[1]窩集部(亦名窩稽達子,魚皮達子)。居牡丹江(亦名呼爾哈河、瑚爾哈河)及鬆花江下流兩岸,距寧古塔北約四百裏,其中心在現今之三姓。

[2]穆棱。居烏蘇裏江及其支河穆棱河的兩岸。

[3]奇雅。居伊瑪河的上流,伊瑪河(Niman,Iman,Imma,Ema)是烏蘇裏江東的一支河。

[4]赫哲(亦名黑金,赫真,額登)。居鬆花江與黑龍江會流之處到烏蘇裏江與黑龍江會流之處。

[5]飛牙喀(亦名費雅喀)。居黑龍江下流。

[6]奇勒爾。居黑龍江口沿海一帶。

[7]庫葉(亦名庫頁)。居庫頁島。

[8]瓦爾喀。居吉林東南隅及俄屬濱海省的南部及海參崴附近的熊島。

以上皆東境的部落。

[9]索倫。居布特哈(齊齊哈爾以北的嫩江流域)。

[10]達斡爾。居嫩江以東到黑龍江一帶。

[11]鄂倫春。居黑龍江東之精奇裏兩岸。

[12]巴爾呼(亦名巴爾古)。居呼倫貝爾南。

以上皆北境的部落。

滿洲武功所達極北之點就是日後中、俄相持的雅克薩城,俄人稱為Albazin。崇德四年(1639年),將軍索海所征服的四木城之一,即雅克薩。

入關以前,滿人的勢力雖已北到黑龍江及精奇裏河,東到庫頁島,並未在邊境設官駐兵。被征服的民族有少數編入八旗,大多數仍居原地,按期進貢而已。直到康熙二十年,清朝駐兵最近東北邊境者莫過於寧古塔。雖然,俄人入黑龍江的時候,除當地土人的抵抗外,尚有大清帝國的後盾,其形勢與西伯利亞完全不同。

二、中俄初次在東北的衝突

俄人到了勒拿流域以後,不久就感覺糧食缺乏的大困難。他們從土人聽說精奇裏河流域產糧甚多,這種傳說形容未免過度,好像一到外興安的山陽就是一片樂地。俄政府於1632年在勒拿河的中流設立雅庫茨克城(Yakutsk),派有總管,俄人所謂Voevod。1643年(崇禎末年),總管官彼得?戈洛文(Peter Golovin)派探險隊到精奇裏河流域去調查真相。隊長是波雅爾科夫(Vasili Poyarkof),隊員有哥薩克112名,獵夫15名,書記2人,引導1人。軍器帶有大炮一尊,槍每人一杆。他們於是年7月中從雅庫茨克動身,逆流而上,由勒拿河入阿爾丹河。11月,未抵河源而河已結冰,不通舟楫。

波雅爾科夫在河邊築了過冬的土房,留了43個隊員及輜重,自己遂率領其餘隊員跋山而南。行了兩星期的旱路之後,他們找著精奇裏的支河布連塔河(Brinda),上流仍是一片荒土,到了中流,才發現少數鄂倫春住戶,波氏派了70人到村裏去搜糧食。村民起初尚以禮相待,俄人求入村,未蒙允許,就動武了,村民竭力抵抗。到了天黑,俄人空手而歸。在饑寒交迫的時候,哥薩克不惜執殺土人或互相殘殺以充饑。1644年春,留在山北的隊員趕上了,於是合隊而行,由精奇裏入黑龍江。沿途的土人皆罵他們為食人的野蠻人,有些逃了,有些就地防堵。秋季波氏到了黑龍江口,就在此過冬,強迫奇勒爾供給糧食。

俄人入黑龍江的那一年正是滿人入關的那一年,受其擾害的鄂倫春、達呼爾、赫真、飛牙喀及奇勒爾是否曾向其宗主求援;如果求了,滿人如何處置:這些問題,因為史料的缺乏,無從答複。在入關之初,就是東北邊境有警報來,清廷亦無暇顧及。波雅爾科夫此次的成績並不好,除了沒有發現新樂園以外,他留給土人永不能忘的壞印象。雖然,經過這次的失敗,雅庫茨克的總管知道了傳聞的虛實,而波雅爾科夫仍不失為第一個西洋人入黑龍江者。他在江口過冬以後,由海道北返。幾年之內,雅庫茨克的總管不再費事於南下的企圖。

1649年(順治六年),雅庫茨克的一個投機的富商哈巴羅夫(Yarka Pavlov Khabarof)呈請總管許他用自己的資本組織遠征隊到黑龍江去,是時俄人已從土人探知由奧廖克馬河的路比由阿爾丹河的路容易。總管弗蘭茨別科夫(Franzbekof)對此事雖不甚熱心,但哈巴羅夫的提議既無須政府出資,萬一成功,政府反可借私人的力量收征黑龍江流域土人的皮貢,就允許了哈氏的呈請。其實政府的批準不過是一種形式,在呈請之先,哈氏已組織好了遠征隊,大有必行之勢。4月初,他率領隊員前進,溯奧廖克馬河直到河源,於是跋山而轉入黑龍江的支河烏爾克其罕河(Urka)。此河近格爾必齊,唯稍東。哈巴羅夫到黑龍江的時候,兩岸的村落已聞風遠逃。哈氏對所遇的少數土人雖竭力巧言誘吸,土人總以哥薩克是食人的一語答之,除在土坑裏發現匿埋的糧食外,其餘一無所獲。雖然,在其給總管的報告書中,哈氏仍誇大黑龍江流域的富庶及積糧之多。他深信有六千兵足以征服全區域,征服之後,雅庫茨克的糧食問題可得解決,而皮貢的收入可大加增。

哈氏初次的遠征雖無直接的成績可言,他確信親自到了黑龍江,知道了當地的實在情形。他決誌組織第二遠征隊並改良行軍的方法,1650年的夏季,他就出發,所走的路線大致與第一次相同,這次他行軍極圖迅速,以免土人的遷徙。在雅克薩附近,他襲擊了一個村莊,土人與之相持一下午,終究弓箭不抵槍炮,雅克薩遂為所占。土人乘夜攜帶家眷牲口逃避,哈氏即夜派135人去追截,次晨就趕上了。一戰之後,哥薩克奪了117隻牲口,高興地返歸雅克薩。哈氏在雅克薩建築了防守的土壘,留下了少數的駐防隊,自己遂率領其餘隊員及槍炮,乘用冰車駛往下流。10天之後,於11月24日他遇著使馬的鄂倫春。此處也是弓箭不抵槍炮,一時土人唯有屈服,遵命貢送貂皮。哈氏的投機總算得了相當的收獲,於是回雅克薩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