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牛郎織女的故事: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2 / 3)

那好了,“牛郎”和“織女”它們既然不是名字,又是什麼呢?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代稱,一種象征符號,象征著農業社會的男耕女織,象征著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早期一種最為穩定的情感狀態。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感狀態呢?這就要說到我們的第二個問題,對於織女來說,她是怎樣愛上牛郎的呢?

這首先要看看最通行版本的故事內容是怎麼說的。

說是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long long ago,有一貧苦人家,父母早喪,這個弟弟就跟著兄嫂度日,每天去放牛,人們都叫他“牛郎”。牛郎長大了,他嫂子不喜歡他,哥嫂就跟他分家了。他是一個很老實、很善良的人啊,所以唯一分到的家產就是他經常放的那條老黃牛。說這個老黃牛來曆不凡,本來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觸犯天條被貶到人間,它有感於牛郎對它的飼養和愛護,除了感恩圖報辛勤耕作外,還挖空心思想要為牛郎撮合一段美滿的良緣。

好了,我們到這裏可以看出這段愛情已經有了點天注定的成份。《大話西遊》裏的周星馳說“沒辦法,天最大,天注定的愛情就讓它來吧。”對於牛郎來說,其實也是對於所有男性來說,天注定的愛情接受起來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於是有一天老黃牛突然開口說話了,他對牛郎說:

“明天,天上的七仙女會結伴到東邊山穀的湖裏洗澡。你趁她們沐浴的時候,取走掛在樹上的粉紅衣衫,你就會獲得你的愛情。”

牛郎聽了將信將疑,但還是按老黃牛的指示去了。果然如老黃牛所說,有七個仙女在湖中嬉戲,他馬上抱起了矮樹上那件粉紅衣衫。仙女們發現有人,紛紛穿上衣服飛回了天庭,而那個因為被搶走衣衫而無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織女。牛郎告訴織女老黃牛說的話,織女也就留在人間嫁給了牛郎。

注意,這一段情節在各種各樣的民間傳說的版本裏,要麼被描寫得很優美,要麼被說的很簡略。但其中關節,應該大有蹊蹺。

要說牛郎對織女一見鍾情我們理解,但要說織女對牛郎一見鍾情,可能性實在不大。兩個人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織女是天上的織女,而牛郎隻是地上的牛郎,就算是牛郎粗服亂頭不掩國色,像楊過流浪的時候也有一種翩翩佳公子的韻味,那織女在天上見過的有氣質的神仙也多了去了,況且牛郎要有這氣質,也不用等織女下凡了,村上的女孩子不早就瞄上了?

再退一步,就算織女喜歡牛郎身上獨有的氣質,但也決不可能在這樣一個洗澡被偷衣服的時候,對偷衣賊反倒一見鍾情。對於這種洗澡偷衣服的情節,後來金庸先生在《飛狐外傳》裏也抄襲過,隻不過將男女角色反串了一下,說這個胡斐有一次在河裏洗澡的時候,袁紫衣偷了他的衣服騎馬跑了,當時胡斐相當狼狽,也相當氣憤。雖然他後來愛上了袁紫衣,但當時也氣得要發瘋。胡斐還畢竟是個男人,而織女麵對這樣一個偷自己衣服的牛郎,怎麼可能就一下愛上他了呢?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如果這裏說不通,那牛郎就變成了王老虎搶親了!

我以為這裏恰恰突顯了這個故事取“牛郎”和“織女”這兩個具有象征性名字的意義。我們前麵說了,這兩個名字的意義在於它體現了農業社會的生活狀態,也體現了這個時期的情感狀態。從人類發展史的角度看,農業社會已經是一種典型的父係社會,也就是後來男權社會的主體模式已經形成。在這種社會形態下,男耕永遠要比女織重要,所以男性的情感需要也就表現得比女性重要。老黃牛的突然開口,就是用天注定的方式為男性的情感需要提供證據,而牛郎對這種天賜良緣的順理成章的接受,也表現為一種男性情感需要的順理成章。在這種情況下,織女的愛作為一種符號出現在男性的情感需求麵前,成了支持這種情感價值取向的最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