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步飛煙的故事:春城無處不飛花,如煙如夢入誰家(2)(1 / 2)

因為這種幹涸的婚姻生活,大概更因為武公業的這種粗悍性格,我認為步飛煙很容易也很自然會接受一些外來的誘惑,尤其是會看重一個男人的品行與才情。所以當看門人老婆把趙象的紙條送過來,步飛煙打開一看,發現上麵隻有一首詩,“一睹傾城貌,塵心隻自猜。不隨蕭史去,擬學阿蘭來。”這最後兩句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蕭史與弄玉兩個人吹簫彈琴,引來龍與鳳凰,結果夫妻倆乘龍跨鳳,比翼成仙去了;另一個則是指美麗的仙女杜蘭香,降於人間,嫁凡人為妻。這兩個典故用的還是有些學問的,意思就是,在我趙象的眼中,你就是神仙姐姐,我多麼希望能與神仙姐姐一起琴瑟相合,比翼雙飛啊!結果步飛煙一看這首詩後,當時就說:“我亦曾窺見趙郎,大好才貌,此生薄福,不得當之。”原來她早就注意過這個趙象了,原來她早就覺得這個趙象是一幅有才情的氣質,原來她早就在心底歎息過,不能嫁給趙象這樣一個有才情的男子,那是“此生薄福”啊,也就是命不好啊!所以這時候,她見趙象遞詩傳情,詩中還文采蜚然,這種手法就一下子打動她的芳心了,於是步飛煙就迅速回了那首“郎心應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泥誰”的詩,意思很清楚,就是接受了趙象的示愛了。

這裏我還想再羅唆幾句。在婚姻裏,一個沒有愛的女人對愛情的渴望固然熾烈,但我認為步飛煙之所以心動,跟趙象詩裏表現出的才情還是有著更為直接的關係的。這可以來看後代的一個例子,明朝的時候,說也有一位很有才情的女子叫張紅橋,有個叫王稱的書生,和他的朋友林鴻道一起租了張紅橋家隔壁的房子住。說兩個人都從牆縫裏看到張紅橋,都很喜歡,也都悄悄地遞條子寫詩過去,結果這個王稱詩裏頭說“象牙筠簟碧紗籠,綽約佳人睡正濃。誰把棋聲忽驚覺,起來想汗濕酥胸。”這首詩有些挑逗,有些色情的味道,或者說表現得有些低級趣味,張紅橋一見即大怒,從此再不搭理王稱。林鴻道的詩則說“含情欲訴心中事,羞見牽牛織女星”,用了牛郎織女的典故,把那種示好之意很委婉地表達了出來。所以古人寫詩很喜歡用典故,我們現代人看了覺得費勁地要命,那在古代會用典,就是有才學有才情的表現。張紅橋一看就很喜歡,和步飛煙一樣,當即就回了首情詩,由此兩個人開始了一段“紅橋遺夢”的情愛佳話。可惜步飛煙的命運比張紅橋差,差就差在她收到趙象情詩的時候,不像張紅橋還是待字閨中,她已經是“老大嫁作粗人婦”了。但這也讓她對愛情的渴望更濃烈,其情感的表達方式更直接。所以她當著看門人老婆的麵就說其實我也很喜歡趙象的,而且立即就用相如琴挑文君的典故回複了趙象。所以在作者皇甫枚的眼中,這種對愛情大膽追求,又將情愛的著眼點落在才情共鳴、真情共鳴之上的婚外戀,才變成了可以美麗謳歌的對象。

所以皇甫枚隨後重點描寫了兩個人的詩情來往。先是趙象看了步飛煙的複詩,心中大喜,立即又賦詩一首,說“珍重佳人贈好音,彩箋芳翰兩情深。薄於蟬翼難供恨,密似蠅頭未寫心”,也就是說寫情詩的這紙太薄太輕,“載不動許多愁”,而那些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更難訴盡我的相思之情。結果這次等了很久也沒信來,這個趙象於是就在一天晚上,站在院子裏向著隔壁屋子頂上的月亮大聲吟詩,說:“綠暗紅藏起暝煙,獨將幽恨小庭前。沉沉良夜與誰語,星隔銀河月半天。”詩說相思之苦,還寫得不錯,把飛煙的名字還暗藏在第一句“綠暗紅藏起暝煙”裏,可見這個趙象確實還是有些才情的。結果這一招還挺管用,第二天,步飛煙就遞詩過來了,說“近來贏得傷春病,柳弱花欹怯曉風”,原來沒回信是因為生病了,而且還是“傷春病”,看來也是因為相思成疾的。於是趙象又趕忙寫詩回信。

這裏兩個人你來我往,在信上、在詩上大戰三百回合,我們就不再多說。但還有個細節要注意一下,就是傳奇的作者皇甫枚不厭其煩地把兩個的詩信往來全記載下來 ,而且每次寄信用的什麼紙都要明確交代,為什麼呢?你看總共用過薛濤箋、金鳳箋、剡溪玉葉紙、碧台箋、烏絲闌,先後很多種,一般人粗看以為這就是作者在賣弄水平,你看各種各樣的精美紙張我都知道,所以寫一封信換一種紙。其實不然,我覺得這個地方之所以在信紙上都要如此精雕細琢,就是為了要表現兩個人在詩情、在才情、在生活情趣上的那種共同語言和共通之處。對於這種情趣下產生的愛情,作者作為一個文人,帶著欣賞的筆調去描繪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