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沒有人知道自己的人生的路會怎樣走,或者有多長,也不知道自己的內心究竟能夠堅持奔跑多久,但總有一部分人能夠清楚地意識到,隻要自己努力地向前走,就是對自己的人生最好的褒獎。

更重要的是,自己那麼努力,不是為了感動誰,也不是為了證明給誰看,而是因為不甘心,不甘心那個自認為最好的自己被命運無情地遺棄,所以日日夜夜告訴自己要真的努力。

對啊,不如就做個真真切切的自己吧,依照自己的內心前行,不回頭,也不用環顧四周。

不管別人說什麼、表揚或者批判什麼,都跟你無關。比不上你的,才議論你;比你強的,人家忙著趕路,根本就懶得多看你一眼。

時常聽到有人抱怨說:“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公司的,幾乎都是最後一個離開的,而他每天都是掐著點來,掐著點離開。論勤奮程度,我甩他幾條街。論個人能力,我也絕對不比他差。為什麼老板就是看不到這一點,反而提拔他了呢?”

或者有的家長嘀咕過這樣的憂慮:“我家孩子學習特別刻苦,幾乎每天都要學到十一二點鍾,但成績就是不上不下。甚至有些原來成績不如他,也遠不如他勤奮的同學都紛紛反超。”

為什麼會這樣?明明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別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爺也沒看到,沒有給予相應的回報。

在年紀輕輕的時候,急著歲月靜好是醜陋的,與之同等醜陋的就是“假裝很忙”。騙觀眾的點讚容易,騙自己很忙更容易,隻是,騙這個世界的因果,有點難。

對於那些假忙的人來說,他們生命的每一秒的確是在馬不停蹄中度過,各種熬夜苦讀、各式社交活動……這些事情將他們的生活堵得水泄不通。是的,這些“努力”確實會得到一些“回報”。比如各式各樣的證書,各式各樣的讚譽,以及各式各樣的頭銜……但殘酷的現實是,一部售價五千多元的蘋果手機,代工廠隻能拿到二十五元錢;一個擁有六十五項證書的本科生在招聘會上敗給了一個“985”院校的研究生。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很多人的努力隻不過是一種自我安慰和滿足,他們總在重複著一些機械的、低技術含量的工作,以掩飾自己懶於開拓創新、深入思考,缺乏主見的事實。

這事實還包括:一些看似“忙碌”的人,他們隻是在追求事務的數量,而並非事務的含金量;他們想的是如何做完一件事情,而不是如何做好一件事情;如果有十件輕而易舉的任務和一件難若登天的任務,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他們沉迷和標榜的這種低質量的“忙碌”,不過是懶惰的另外一種體現。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都是一派胡言,那麼請捫心自問一下:你已經多久沒有讀過完整的一本書?你已經多久沒有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如果每一個任務隻要按部就班就能大功告成,每個證書隻要背書、刷題就能唾手可得,那你的這些成就還有什麼含金量可言?

其實,沒有人知道自己的人生的路會怎樣走,或者有多長,也不知道自己的內心究竟能夠堅持奔跑多久,但總有一部分人能夠清楚地意識到,隻要自己努力地向前走,就是對自己的人生最好的褒獎。

更重要的是,自己那麼努力,不是為了感動誰,也不是為了證明給誰看,而是因為不甘心,不甘心那個自認為最好的自己被命運無情地遺棄,所以日日夜夜告訴自己要真的努力。

對啊,不如就做個真真切切的自己吧,依照自己的內心前行,不回頭,也不用環顧四周。

不管別人說什麼、表揚或者批判什麼,都跟你無關。比不上你的,才議論你;比你強的,人家忙著趕路,根本就懶得多看你一眼。

時常聽到有人抱怨說:“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公司的,幾乎都是最後一個離開的,而他每天都是掐著點來,掐著點離開。論勤奮程度,我甩他幾條街。論個人能力,我也絕對不比他差。為什麼老板就是看不到這一點,反而提拔他了呢?”

或者有的家長嘀咕過這樣的憂慮:“我家孩子學習特別刻苦,幾乎每天都要學到十一二點鍾,但成績就是不上不下。甚至有些原來成績不如他,也遠不如他勤奮的同學都紛紛反超。”

為什麼會這樣?明明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別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爺也沒看到,沒有給予相應的回報。

在年紀輕輕的時候,急著歲月靜好是醜陋的,與之同等醜陋的就是“假裝很忙”。騙觀眾的點讚容易,騙自己很忙更容易,隻是,騙這個世界的因果,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