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些比你優秀得多的人比你更努力,那你又有何資格不勤奮?
在與眾不同的背後,往往是一些不足與外人道的辛苦。每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其實都是以無人能及的勤奮為前提的,要麼是血,要麼是汗,要麼是大把大把的、無人問津的寂寞時光。
世界上最讓人覺得驚慌的事情,莫過於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我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人,他們論家世背景、論言談舉止、論個人素養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他們仍然比別人努力。
老J就是其中一個,他是一位標準的“富二代”,有著讓人羨慕的家庭背景不說,自己還特別爭氣,獲得了好幾所國際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他從二十六歲的時候就開了家IT公司,別人都覺得他很酷炫。可事實上,他跟所有的創業者一樣,租了個小房子當辦公室。為了省時間,大部分時間都住公司,晚上睡沙發,第二天醒來接著工作。
別人問他為什麼還要這麼努力,他回答說,“我起點是高,但是站得越高,摔得越慘。劉瑜不就說過嘛。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你怎麼知道不是海闊憑魚嗆,天高任鳥摔呢?”
最讓他緊張的是,如果一般人失敗了,可能就周圍幾個人看笑話;而他如果失敗了,看他笑話的,能排幾條街。
他常常說:“有錢人的失敗新聞誰不愛看啊,我隔壁二大爺家的狗都能開心幾天。”
還有一些“富二代”努力的原因更單純,因為“窮”。是的,你沒聽錯。也許你覺得他是“富二代”,但是在他的圈子裏,卻未必如此,就像我們眼裏的有錢人,在比爾·蓋茨眼裏,還是個窮。既然窮,就要努力奮鬥。
那麼,當你在麵對這樣的對手時,你是該說“因為人家比我家境好,所以腦子比我好使?”還是會說:“因為人家比我家境好,而且還比我認真努力?”
對大多數人來說,總是不願意“責怪”自己或者“逼”自己一把,他們從一開始就接受了自己的“平庸”的現實。然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繼續過自己“與世無爭”“各安天命”的生活。
同樣是麵對那些比我們優秀的人,還有一部分人卻可以從中感受到的是“緊迫感”,是“奮發向上”的衝勁,是不可遏製地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欲望。
其實,不論是什麼地位、什麼層次的年輕人,都需要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再說了,比你優秀的人仍在努力,比你差的人還沒有放棄,你哪有資格說你無能為力?
劉同在微博裏曾寫道:“我為什麼每天都跑步?為什麼每天都寫點東西?為什麼每天睡前都要看點東西……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每天能堅持的東西,所以任何一種堅持都能區分別人和自己。”
你看,這些比你優秀得多的人比你更努力,那你又有何資格不勤奮?
在與眾不同的背後,往往是一些不足與外人道的辛苦。每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其實都是以無人能及的勤奮為前提的,要麼是血,要麼是汗,要麼是大把大把的、無人問津的寂寞時光。
世界上最讓人覺得驚慌的事情,莫過於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我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人,他們論家世背景、論言談舉止、論個人素養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他們仍然比別人努力。
老J就是其中一個,他是一位標準的“富二代”,有著讓人羨慕的家庭背景不說,自己還特別爭氣,獲得了好幾所國際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他從二十六歲的時候就開了家IT公司,別人都覺得他很酷炫。可事實上,他跟所有的創業者一樣,租了個小房子當辦公室。為了省時間,大部分時間都住公司,晚上睡沙發,第二天醒來接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