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毛澤東去騎馬(1 / 3)

我們再看一下1965年的形勢,那是新中國建國後最好的年份。正是成績已有不少,教訓也有一些,黨又一次走在將更加成熟的十字路口。當時我們已犯過的幾個大錯誤是: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躍進、人民公社,1959年的反右傾。還遇上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難。這時,全黨已經開始心平氣和地看問題,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承認了“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錯誤,毛澤東也做了自我批評。形勢也有了明顯好轉,原子彈爆炸,全國學大寨、學大慶、學雷鋒、學焦裕祿,國力增強,民心向上。但是從深層來看,對這些錯誤的根源還沒有從思想上徹底解決。就像遵義會議時,從行動上和組織上已停止了“左傾”的錯誤,但真正從思想和路線上解決問題,還得等到延安整風。急病先治標,症退再治本。當時黨和國家正是“症”初退而“本”待治之時。

毛澤東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騎馬走兩河的。

我們設想著,當毛澤東騎馬走江河時,對他觸動最深的是中國農業的落後和農村發展的緩慢。

毛是農民的兒子,他和農民天然地血脈相通。他最初的秋收起義,十年的土地革命是為農民翻身。他穿草鞋,住窯洞,穿補丁衣服,大口吃茶葉葉子,揀食掉在桌子上的米粒,趴在水缸蓋上指揮大戰役,在延安時還和戰士一起開荒,在西柏坡時還下田插秧,還有包括江青看不慣的大口吃紅燒肉,吃辣椒。他簡直就是一個農民,一個讀了書、當了領袖的農民。

毛澤東一生的思維從沒有離開過農民,隻不過命運逼得他建國前大部分時間在研究戰爭。建國後,又急於振興工業,以至於1953年發生了與梁漱溟的爭吵,被梁誤以為忘了農民。他在1958年發起的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也是為了農業的盡快翻身,有點空想,有點急躁,被彭德懷說成“小資產階級狂熱性”。那一句話真的刺傷了他的心,但沒有人懷疑他不是為了農民。

他打馬上路了,行行走走,一個半月後到達鄭州。因為是馬隊,不能進城住賓館,便找一個依岸傍河的村莊宿營,架好電台,攤開文件、書籍。一如戰爭時期那樣,有親熱的房東打水、燒炕,有調皮的兒童跑前跑後,飯後他就挑燈讀書、辦公。但我猜想毛這天在鄭州的黃河邊肯定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河南這個地方是當年人民公社運動的發祥地。這裏誕生了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信陽地區遂平縣的“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七年前,1958年8月6日晚,他到鄭州,7日晨就急著聽彙報,當他看到《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試行章程》時,如獲至寶,連說:“這是個好東西!”便喜而攜去。接著又去視察山東,8月底就在北戴河主持政治局擴大會議,正式通過了《關於建立農村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公社遍行全國,河南首其功,信陽首其功。但是全國第一個餓死人的“信陽事件”也是發生在這裏,成了三年困難時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劉少奇說,“餓死人這是要上史書的啊”。毛不得不在1960年10月23日到26日專門聽取信陽事件的彙報,全國急刹車,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才渡過難關。

我們再看一下1965年的形勢,那是新中國建國後最好的年份。正是成績已有不少,教訓也有一些,黨又一次走在將更加成熟的十字路口。當時我們已犯過的幾個大錯誤是: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躍進、人民公社,1959年的反右傾。還遇上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難。這時,全黨已經開始心平氣和地看問題,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承認了“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錯誤,毛澤東也做了自我批評。形勢也有了明顯好轉,原子彈爆炸,全國學大寨、學大慶、學雷鋒、學焦裕祿,國力增強,民心向上。但是從深層來看,對這些錯誤的根源還沒有從思想上徹底解決。就像遵義會議時,從行動上和組織上已停止了“左傾”的錯誤,但真正從思想和路線上解決問題,還得等到延安整風。急病先治標,症退再治本。當時黨和國家正是“症”初退而“本”待治之時。

毛澤東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騎馬走兩河的。

我們設想著,當毛澤東騎馬走江河時,對他觸動最深的是中國農業的落後和農村發展的緩慢。

毛是農民的兒子,他和農民天然地血脈相通。他最初的秋收起義,十年的土地革命是為農民翻身。他穿草鞋,住窯洞,穿補丁衣服,大口吃茶葉葉子,揀食掉在桌子上的米粒,趴在水缸蓋上指揮大戰役,在延安時還和戰士一起開荒,在西柏坡時還下田插秧,還有包括江青看不慣的大口吃紅燒肉,吃辣椒。他簡直就是一個農民,一個讀了書、當了領袖的農民。

毛澤東一生的思維從沒有離開過農民,隻不過命運逼得他建國前大部分時間在研究戰爭。建國後,又急於振興工業,以至於1953年發生了與梁漱溟的爭吵,被梁誤以為忘了農民。他在1958年發起的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也是為了農業的盡快翻身,有點空想,有點急躁,被彭德懷說成“小資產階級狂熱性”。那一句話真的刺傷了他的心,但沒有人懷疑他不是為了農民。

他打馬上路了,行行走走,一個半月後到達鄭州。因為是馬隊,不能進城住賓館,便找一個依岸傍河的村莊宿營,架好電台,攤開文件、書籍。一如戰爭時期那樣,有親熱的房東打水、燒炕,有調皮的兒童跑前跑後,飯後他就挑燈讀書、辦公。但我猜想毛這天在鄭州的黃河邊肯定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河南這個地方是當年人民公社運動的發祥地。這裏誕生了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信陽地區遂平縣的“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七年前,1958年8月6日晚,他到鄭州,7日晨就急著聽彙報,當他看到《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試行章程》時,如獲至寶,連說:“這是個好東西!”便喜而攜去。接著又去視察山東,8月底就在北戴河主持政治局擴大會議,正式通過了《關於建立農村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公社遍行全國,河南首其功,信陽首其功。但是全國第一個餓死人的“信陽事件”也是發生在這裏,成了三年困難時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劉少奇說,“餓死人這是要上史書的啊”。毛不得不在1960年10月23日到26日專門聽取信陽事件的彙報,全國急刹車,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才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