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土王邦尋舊(2 / 2)

中央廳的右側辟有一個小陳列室,展覽著這位末代土王的收藏物。最多的是兵器,各種各樣的刀劍,有一把兩百年前的古劍,薄而細長,可做纏腰之柔。一種中國兵刃中沒有的匕首,形如《西遊記》中二郎神的三尖兩刃刀,但手把上又有小機關,刺中人後機關一開,兩旁又炸出四個小刃,作用如現代子彈中的“炸子”。有一四指鋼爪,套在手心裏,不妨捏人一把,能致骨碎,屬暗器一類。兵器室裏麵又有一室是王的獵物標本。看來這個末代土王在氣數將盡之前縱情遊獵,行蹤遍及歐亞非各地,每有獵獲就將其中碩大者製為標本,其意大約是記功揚威。封建君王鞏固統治的主要手段便是一個字:殺。不殺人時就殺獸,總之要殺氣常存。在中國史書中每朝都有皇帝行獵的記載,如有親射得重大獵物者必恭錄時、日、地點,以明聖上英武,現在沈陽故宮中還存有努爾哈赤某年親獵得一頭大熊的標本。我在這個土王的獵物室中漫步,如置身於天然森林,突然你眼前衝出一頭猛虎,雙爪前探,血口盆張。一轉身,一頭黑熊又人立而起,雙掌正要搭在你肩上。眼前獨角犀獸弓背疾馳,遠處梅花鹿聳耳靜立。我一仰頭牆上伸出一頭犛牛,兩隻大角如壯士雙臂環抱,眼如銅鈴。後退時不小心碰在一個齊人高的燈柱上,用手一摸,原來是一根象鼻,腳旁供人坐的一個圓凳卻是一隻象腳。

在邁索爾的25代土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十四代王,剛才看到的英總督府門庭裏那張畫像就是他。24代王即位時邦內土地貧瘠,旱災頻頻,他勵精圖治,興修水利,築成一曆史上聞名的水壩。下午返回時我們曾驅車到壩上憑吊。壩高不可測,長約四五公裏,壩外是一汪湖水,碧波浩渺,壩內綠樹如煙,田連阡陌。我真不明白這小土王怎能有如此大的魄力,幾乎是在平地上築起這樣長的大壩。車在壩上行駛約15分鍾。我在國內還未見過這樣的工程。一般建庫造壩,盡量取河口狹窄之處,而這條壩則平地臥龍,一虹南北。壩取弓形結構,弓背向水,可加倍受力,十分科學。我們到壩下泄洪口處,激流噴湧而出,浪頭常突然躍上渠岸,襲人一身清涼。渠首壩身上有花崗石碑,上刻明此壩是1929年到1937年修建,十多位工程師的名字都了然其上,並注明他們在此工作的日期,雖有的僅數月,亦不漏掉。比起創作那扇象牙門的藝人,工程師的待遇要好得多,可見第二十四代王的開明。壩旁的數頃土地已開辟成燈光花園,引水環繞其間,花圃成方成格。我們從渠首下來時,已是日暮時分,一會兒燈光齊明,壩上燈柱成一條長龍,花園中的音樂噴泉隨樂聲節奏的快慢或如禮花衝天,或如彩綢曼舞,且五顏六色變幻無窮。路邊花中都因勢因地置有多色燈光,園中心一條人工瀑布兩疊而下,浩浩中流波光閃閃。雖是夜間,遊客慕名而至,摩肩接踵,影影綽綽。夜風吹笑語花香,不辨天上人間。土王當年隻知興水利、修農田,未料今日又得旅遊之利。燈光花園已成了印度招徠遊客的一主要項目,壩頭就有一座高級旅遊飯店,難怪人們最不肯忘記這位二十四世土王呢。

許多舊跡往往是這樣,不管當初修建者的目的如何,最終還是傳給後人,作為國家、民族和全人類的財富,如我們現在遊金字塔、長城、頤和園。一個人,不管自覺不自覺,隻要他為世界留下一份有價值的文化遺產,便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