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在上(1 / 2)

細想,人格這個詞是造得很準確的。就像我們寫稿子時要按格填字,不能亂,編輯才好改,讀者才好看。寫詩也是這樣,要有格律,隻有合了格和律才美,才算是詩。那麼做人呢?應該說也有一定的格,合起碼的格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嚴的格,便是好人、高人、偉人。做好人難,做偉人難,好比律詩難寫。因為那是一個更高的標準。當然社會上也有不合格的人,就像我們常於報刊上看到一些歪詩,雖然也算是詩,其實並不合格。人的品德分成許多高低不等的格,這便是人格。人格之定,就如某項產品的國家標準,有一定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也是一種產品,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是一種社會產品,是經社會共教共育、磨礪衝刷、陰差陽錯、鍛打鑄造而成的。如礁石在海,被浪花咬鑿、衝刷侵蝕,塑造成各型各類、各等各級,也就有了不同的質、形、格。人生於世就要看你自己所選所為了。你接受了某一種觀念,就被擱置到了某一層的某一個格子裏。

我向來覺得人在社會上立身有三項資本,或曰三種魅力。一是外貌,包括體格、姿色,這主要來源於先天,這確是一大本錢。古今因一貌傾城,儀表萬眾,因此而廣有追隨、成事者大有人在。二是知識技能和思想,這是靠後天的修煉,一戰回天,驚天動地,開國定邦,太平盛世;或窺破天機,發明發現,創造財富,造福人類者,大有人在。三是人格,這完全是一種獨立於“貌”和“能”之外關於思想和世界觀的修煉。你可以貌相不驚,才智平平,無功可炫,無能可逞,但在人格上卻可以卓然而立,楷模萬眾。精神之力,蓋超乎外貌之魅和才智之強,別是一種震撼,一種導引與向往。雷鋒,論貌個子不高隻有一米五多;論能,隻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但他的無私精神,助人品德,現已成了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其人格魅力早已駕於萬眾之上。

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於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錢名利誘之而不變,嚴刑生殺逼之而不屈,總是平平靜靜,按一既定的規矩做事;昂首闊步,按既定的方向走路。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變物質,甚至可以發揮出超物質的力量。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壩擋水,波瀾不驚。信念既成,就不是一個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會形成一個群體、一個民族,乃至全社會公認的規範,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所以當我們述說人事,歌頌英雄,甚至親身感受那些開國元勳、將軍元帥、教授學者或者能人強人的驚人業績時,其實這種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他們的人格魅力。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人格魅力將大大超越其人其事本身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