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碑——親曆者憶金門商談(1 / 3)

韓長林還說了一個他的金門之行的小插曲:我1990年9月14日回到北京後,在換洗衣服時,突然從褲兜裏掏出了一把鑰匙。因為樣式與我的不同,我當即意識到,這是把金門住房的鑰匙帶了回來。“我很著急,這真是一件難以處理的小事。原來在離開金門前一天晚上,我換了一條褲子,因為離金門的當天,無外出安排,所以不必鎖門,便未動鑰匙,就這樣把不該帶走的鑰匙帶走了,又無法送回。我真不知道,為我服務的那位戴眼鏡、穿便服、大學畢業後在金門服兵役的‘阿兵弟’,現在哪裏?他是否因為在執行這次臨時而又特殊的任務時,由於‘失職’而受到了處分?我要說,這不是他的失職,也不能說是我的錯。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陰差陽錯。但願我們在兩岸關係中,多一些信任和理解,少一些猜疑和誤解。金門島上我住過的那間房,是重新配了鑰匙還是又換了新鎖?我確實多次想過。”

張希林是參加金門商談我方最年輕的一位。說起金門商談,張希林特別興奮,畢竟那是兩岸隔絕多年後的第一次踏上金門島。他說,金門商談的直接過程隻有3天,3天的時間本來就短,況且轉瞬已過去多年。當時的一些情景早已淡忘,但無法淡忘的是我們商談的對於一一對岸紅十字組織的幾位同仁。非但無法淡忘,隨著時光的流逝,反倒在他記憶的底片上愈發清晰起來。

當時對岸參加商談的共有4位先生:陳長文、常鬆茂、徐祖安、鄧中正。前三位可以說是老友,鄧中正先生是新朋(後來知道他真實的姓名叫鄧定秩,乃金門軍方參謀助理兼執行官)。鄧先生在金門商談後再無聯係,而其他3位先生,此前此後都多次見麵。雖然我們的相見多因“天災地禍”,相見時難,但因此留下的記憶則更深;雖然我們都有各自的立場和信念,但白底紅十字旗幟使我們成為朋友,使我們的連接更緊。

張希林說,陳長文先生是金門商談舉足輕重的人物。兩岸能夠在金門商談,陳長文起了重要的作用。與陳長文接觸過的人,大概都對他的那種貴族風度、淵博學識和犀利的辯才印象頗深,而他那種見縫插針、執著而近乎固執並有些咄咄逼人的氣勢,在金門商談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略舉幾例,或可見一斑:

在金門時看到“國軍”士兵操練,一個個文質彬彬,有的戴一副眼鏡,儼然一介文弱書生,與電影裏看到的“國軍”士兵的形象截然不同,張希林隨口說了句:“看見這些弟兄,感到很親切。”陳長文馬上就來了一句:“希林,小心回去關你的禁閉。”爽快且直截了當!

“金門協議”簽字時,雙方在使用何種紀年方法上發生了分歧。當我們說明了用公元紀年是世界通用,陳長文不願退步,隻是執拗地說了一句:“這是我多年的習慣,不便更改。”執著且不由分說!

韓長林還說了一個他的金門之行的小插曲:我1990年9月14日回到北京後,在換洗衣服時,突然從褲兜裏掏出了一把鑰匙。因為樣式與我的不同,我當即意識到,這是把金門住房的鑰匙帶了回來。“我很著急,這真是一件難以處理的小事。原來在離開金門前一天晚上,我換了一條褲子,因為離金門的當天,無外出安排,所以不必鎖門,便未動鑰匙,就這樣把不該帶走的鑰匙帶走了,又無法送回。我真不知道,為我服務的那位戴眼鏡、穿便服、大學畢業後在金門服兵役的‘阿兵弟’,現在哪裏?他是否因為在執行這次臨時而又特殊的任務時,由於‘失職’而受到了處分?我要說,這不是他的失職,也不能說是我的錯。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陰差陽錯。但願我們在兩岸關係中,多一些信任和理解,少一些猜疑和誤解。金門島上我住過的那間房,是重新配了鑰匙還是又換了新鎖?我確實多次想過。”

張希林是參加金門商談我方最年輕的一位。說起金門商談,張希林特別興奮,畢竟那是兩岸隔絕多年後的第一次踏上金門島。他說,金門商談的直接過程隻有3天,3天的時間本來就短,況且轉瞬已過去多年。當時的一些情景早已淡忘,但無法淡忘的是我們商談的對於一一對岸紅十字組織的幾位同仁。非但無法淡忘,隨著時光的流逝,反倒在他記憶的底片上愈發清晰起來。

當時對岸參加商談的共有4位先生:陳長文、常鬆茂、徐祖安、鄧中正。前三位可以說是老友,鄧中正先生是新朋(後來知道他真實的姓名叫鄧定秩,乃金門軍方參謀助理兼執行官)。鄧先生在金門商談後再無聯係,而其他3位先生,此前此後都多次見麵。雖然我們的相見多因“天災地禍”,相見時難,但因此留下的記憶則更深;雖然我們都有各自的立場和信念,但白底紅十字旗幟使我們成為朋友,使我們的連接更緊。

張希林說,陳長文先生是金門商談舉足輕重的人物。兩岸能夠在金門商談,陳長文起了重要的作用。與陳長文接觸過的人,大概都對他的那種貴族風度、淵博學識和犀利的辯才印象頗深,而他那種見縫插針、執著而近乎固執並有些咄咄逼人的氣勢,在金門商談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略舉幾例,或可見一斑:

在金門時看到“國軍”士兵操練,一個個文質彬彬,有的戴一副眼鏡,儼然一介文弱書生,與電影裏看到的“國軍”士兵的形象截然不同,張希林隨口說了句:“看見這些弟兄,感到很親切。”陳長文馬上就來了一句:“希林,小心回去關你的禁閉。”爽快且直截了當!

“金門協議”簽字時,雙方在使用何種紀年方法上發生了分歧。當我們說明了用公元紀年是世界通用,陳長文不願退步,隻是執拗地說了一句:“這是我多年的習慣,不便更改。”執著且不由分說!

當陳長文看到由張希林抄寫的“金門協議”我方修改稿上,韓長林、陳長文的名字分列左右時(橫排式,實為先後、上下),他笑著對張希林說:“你這樣寫,是不是因為我是右派,韓長林是左派啊?”調侃且暗含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