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晉謁中山陵,是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行前大家很有默契地穿著深色服裝,為了表示莊嚴與虔敬,不論太陽多大、天氣多熱,大家都相約不打傘。
雖然在我們抵達的前一天,南京罕見地下冰雹,但謁陵這天,天氣卻出奇的好,太陽從雲端直射。我們抵達中山陵時,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有些是遊客,有些是專程來歡迎我們的,許多人拿著自製的標語,還有人舉著國民黨黨旗。由於這些人都是買門票入場的,據估計約有5萬到6萬人,李炳才副主任說:“我們沒有動員任何人喲。”一波波的人潮,一聲聲的“歡迎”,讓我們感動不已,為了不增加保安人員的困擾,我們沒有與歡迎的朋友們做更密切的互動與接觸,但對在豔陽下久候多時的他們,我們是滿懷感謝的。
穿過刻有中山先生手書“博愛”二字的牌坊,拾級而上,中山陵共有392層台階,許多人都很訝異我居然可以穿著高跟鞋,爬那麼多層階梯。其實這實在不算什麼,因為這392層台階不是一口氣爬到頂的,每十幾階就有一個緩衝的平台,走到平台上停停、喘口氣,再繼續往上爬,雖然是半個小時的路程,卻是一點兒也不累。至於我的高跟鞋,它是一雙非常好走的舊鞋,雖然有一□半高,但鞋跟圓又粗,所以我經常在正式的場合當走路鞋穿。當然,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是不太容易看出來的。
9時23分祭奠開始,戰哥手捧黃色菊花紮成的花環,高擎過頭,向中山先生人像行鞠躬禮,司儀宣讀祭文後,戰哥率全體訪問團成員行三鞠躬禮,默哀一分鍾。隨後,我們依序進入墓室,憑吊中山先生棺槨。
祭奠所用的花環,是國民黨托中山陵管理局代為準備的。我看到中山先生大理石的雕像高高地俯視我們,散發無限的神聖與慈祥,想到他一生為國為民,起義革命、推翻滿清、創立民國,雖然當上民國大總統,卻受奸人之害,坎坷病逝,不禁覺得“出師雖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回到博愛廣場,戰哥發表感言,他說:“今年是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也是對日抗戰勝利60周年,在這樣一個時刻,我代表中國國民黨,率同所有團員,以莊嚴、虔敬的心情來到創黨總理中山先生靈寢前,致上最高的敬意。看到這麼多民眾自動自發前來共襄盛舉,我們感到無比的振奮。麵對今天兩岸關係嚴峻的僵局,我們回憶起中山先生在彌留之際‘和平、奮鬥、救中國’的昭示,我們非常期望大家本著和平、奮鬥的心情,來抓住這個時代,讓台灣經濟持續不斷發展,均富社會的建立;讓大陸快速成長,小康社會的完成,這才是我們念茲在茲、全力以赴的共同目標。中山先生是兩岸共同尊崇的革命先行者,讓我們大家一起追隨革命先行者的腳步,共同努力、奮發圖強,讓我們能夠在21世紀的時候,真正做一個揚眉吐氣的中華民族。”
戰哥的致詞,言者懇切,聽者動容,獲得數度掌聲。此時圍觀的群眾更多了,無視於炎熱的高溫,到處有人高喊“常回家看看”的呼聲,我還看見一位學生模樣的青年,穿著的T恤上寫著“連則兩利,戰則兩敗”,我想,對很多大陸人而言,“連”或“戰”大概也是他們對當下兩岸的思考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