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一家人——訪台灣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王津平先生(2 / 2)

願為祖國統一不懈努力

王津平先生出生於1945年,也就是中國抗戰勝利、台灣光複重回祖國懷抱的那一年。王先生說,他出生前父母已給他取名“昆峰’,父母寄予他以後人生和事業都能同昆侖之巔一樣達到頂峰。可台灣光複時,父親正在祖國大陸的北平、天津,台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的興奮讓他再也抑製不住遊子歸家的激動,匆忙從天津打電報給在台灣的母親,讓她給昆峰改名“津平”,這“津平”二字蘊涵著割舍不斷的中國情結。

父母的愛國情懷深深感染了王先生。他從小就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祖國文化,精讀祖國曆史、地理,吟背唐詩宋詞。他說他感到慶幸,在很小的時候就有幸跟祖國的文化接上了,認識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華民族的融合力。雖然出生於台灣,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王先生說他從沒有什麼省籍的概念,從來都把自己定位於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不同文化的溝通交融,不同民族相互友好的共同生活,他走遍世界再也沒有看到第二個地方像祖國融合得這麼好。這些感觸,是促使他參加中國統一聯盟的直接動因。

王先生說,雖然台灣島內有少數人主張“台獨”,但代表不了多數台灣人,多數的台灣人都是主張統一的,都認定自己是中國人。作為中國統—聯盟的副主席,他和同事從80年代末就站出來主張統一,他們甘願冒著危險,為祖國的統一不懈努力。1994年,海協副會長唐樹備訪台時,少數“台獨”分子想尋釁滋事,阻撓唐先生的台北之行。王先生和中國統一聯盟的同事勇敢地站出來,與“台獨”分子作堅決鬥爭,使唐樹備在台灣受到熱烈的歡迎。在《馬關條約》簽訂l00周年之際,少數“台獨”分子公開叫囂要“告別中國”。王先生和中國統一聯盟針鋒相對,發起了“我是中國人”大遊行,有幾萬人參加,有力地回擊了“台獨”分子。在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後,中國統一聯盟及時組織人員在美國駐台辦事處前舉行抗議;其他包括《日美安保條約》簽訂、李登輝拋出“兩國論”等等,王先生和中國統一聯盟都作出了激烈的抗議和回應。同時,在港澳回歸祖國的喜慶日,他和同事們積極組織慶祝活動,共享祖國的光榮。王先生說,這些年一直這麼堅持了下來,危險、困難、威脅都是不言自明的,但他絲毫沒有畏懼,他把自己的安危與祖國的榮辱緊緊聯係在一起。

願相逢在祖國騰飛時

王津平先生說,他欣喜地看到近期兩岸城市間交流的意向和政黨間已經開始的互動,他認為這些交流早就應該開始,更應全麵進行。這種交流的趨勢,已經限製不了,甚至連民進黨自己都想來祖國大陸交流,隻是“台獨黨綱”的招牌不拿下來,想來也來不了。說到“台獨黨綱”,王先生形象地比喻說那是個違章建築,是危險的廣告招牌,不拿下來會砸死人。

王先生說,影響他人生最深的兩句話是:“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和“願相逢在祖國騰飛之時”。前句話促使他一直把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流當作己任,後句話則促使他把祈願兩岸早日統一當作一生的追求。他說當前兩岸都處在經濟振興和騰飛的時候,如果能走到一起,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真的不得了!兩個力量加起來有多大,將來國家複興的步伐有多快,想起來真的讓人振奮!他說,真心希望祖國早日統一,希望自己的祖國日益強大,也真心希望這個強大的祖國成為世界和平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