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詩墨海峽情——書法家吳震啟為台灣180家書局嵌名聯(1 / 2)

創作過程中,他想到民族是一條根,我們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她養育了每一個炎黃兒女。找到了這個基點,他的創作意圖就明確了。

對聯是詩詞裏最精彩的部分。吳震啟在八九歲的時候就在農村裏抄對聯,12歲的時候就拿起筆給鄉裏鄉親們寫對聯,並且年年寫,從開始的抄聯到自己作對聯。祖母在他三四歲的時候就教他學習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使他比較早地接受了韻文方麵的教育。他由對聯起步,後來又自己創作古體詩詞。他不無感慨地說:“這也等於說我的前半生為這次創作作了一個鋪墊。”

在創作過程中,他吃了很多的苦頭。有一部分對聯是一氣嗬成的,有些是無意中產生的靈感。而有些句子則因為一個字卡住了,讓他冥思苦想,以至通宵不能入睡。在那段創作時間裏,每天都幾乎到深夜一點鍾才能休息。這樣連續幹了一個多月,寫出了初稿,然後又反複地改,真正體會到了古人說的那樣:“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他說:“我確實是竭盡全力啦!我把我的生命全部投入到這次創作中。”

吳震啟治學,就是這種精神。一旦進入一種創作境界,就出不來了,甚至在吃飯走路的時候,有些句子還總在腦子裏裝著,直到有了滿意的結果方肯罷休,不然他總是吃不香,睡不好。

他很認真地說:“200多幅對聯作品,對我自己來說要是有一幅或兩幅失誤或水平差一些,是很自然的,但對對方來說,就是一輩子不滿意。所以我創作每一幅作品必須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問題,進行創作,爭取讓每一個台灣朋友滿意。”

他考慮的另一點是,如果都按照格律搞得非常嚴格,那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對方的名字不能改變,不把名字嵌進去又不符合對方的要求。他首先有一個前提:要表情達意。就是說要說明個問題,把思想感情體現出來,把正常的意思表達出來。把書局名字還有負責人名字的本意、引申意,甚至再加上一些浪漫的色彩,浪漫和現實結合起來,有虛有實,這也是他創作的標準。再就是要體現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同時要有哲學的高度,不僅讓人驚醒,而且讓很多人讀後都能受益。

有些名字氣魄非常大,創作中涉及到用典故的問題。用典一能驚醒,二是凝練,以少勝多,但用得過分生癖別人不懂,照搬過來更不一定可用。這樣就還要求他編一些東西,創造一些東西。幸好他對曆史、神話、民間、民俗等等各個門類都有研究。比如賢龍書局和黃江岸先生。龍作為一種圖騰,本是一種虛的東西,而江岸的氣魄是很大的,江岸這個名字本身很大氣,所以這幅對聯的氣勢一定要大,於是就作了一幅:

驚濤抱江岸

創作過程中,他想到民族是一條根,我們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她養育了每一個炎黃兒女。找到了這個基點,他的創作意圖就明確了。

對聯是詩詞裏最精彩的部分。吳震啟在八九歲的時候就在農村裏抄對聯,12歲的時候就拿起筆給鄉裏鄉親們寫對聯,並且年年寫,從開始的抄聯到自己作對聯。祖母在他三四歲的時候就教他學習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使他比較早地接受了韻文方麵的教育。他由對聯起步,後來又自己創作古體詩詞。他不無感慨地說:“這也等於說我的前半生為這次創作作了一個鋪墊。”

在創作過程中,他吃了很多的苦頭。有一部分對聯是一氣嗬成的,有些是無意中產生的靈感。而有些句子則因為一個字卡住了,讓他冥思苦想,以至通宵不能入睡。在那段創作時間裏,每天都幾乎到深夜一點鍾才能休息。這樣連續幹了一個多月,寫出了初稿,然後又反複地改,真正體會到了古人說的那樣:“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他說:“我確實是竭盡全力啦!我把我的生命全部投入到這次創作中。”

吳震啟治學,就是這種精神。一旦進入一種創作境界,就出不來了,甚至在吃飯走路的時候,有些句子還總在腦子裏裝著,直到有了滿意的結果方肯罷休,不然他總是吃不香,睡不好。

他很認真地說:“200多幅對聯作品,對我自己來說要是有一幅或兩幅失誤或水平差一些,是很自然的,但對對方來說,就是一輩子不滿意。所以我創作每一幅作品必須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問題,進行創作,爭取讓每一個台灣朋友滿意。”

他考慮的另一點是,如果都按照格律搞得非常嚴格,那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對方的名字不能改變,不把名字嵌進去又不符合對方的要求。他首先有一個前提:要表情達意。就是說要說明個問題,把思想感情體現出來,把正常的意思表達出來。把書局名字還有負責人名字的本意、引申意,甚至再加上一些浪漫的色彩,浪漫和現實結合起來,有虛有實,這也是他創作的標準。再就是要體現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同時要有哲學的高度,不僅讓人驚醒,而且讓很多人讀後都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