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總算是活過來了(2 / 3)

然而,旁人心裏卻不是這麼想的,她們想著,女人撒花無非就是為了勾引男人,如果哪個男人正好經過,或者踩了媽媽撒的花,媽媽便想勾引這個男人,她們甚至以為,媽媽能預測到誰要經過,便事先把花撒出去,以達到勾引的目的。

當你覺得一個人壞的時候,他,或她做什麼事在你眼裏都動機不純,是有目的的。小鎮上的人就是這樣看待媽媽的。所以小鎮上的男人女人們,很快就寬恕了牛販子媳婦的過去,卻一直記掛著媽媽的壞名聲。

牛販子媳婦在我們家住了大約半年,我也進入初三下學期了。這段時間,我們一起吃飯,仿佛一家人。白天她會出去幹活,總是在媽媽做飯之前準時回家做飯。偶爾媽媽也會陪著她一起下田,但她總攔著媽媽,不讓媽媽下田,隻讓媽媽在田坎上看著。我也慢慢打心底裏接納了她。。

有一天,她回來得比以往每次都早。

媽媽正在園子裏剪花,我在屋裏燒飯。隻聽牛販子媳婦興衝衝地跑了回來,動靜很大,我便也出去了。

她很激動地拉著媽媽的手說:“好妹子,有人給我說了門親事,是鄰鄉一家理發的,媒婆說雖然人長得不咋好看,但是家裏條件還是挺好的,再說了,去過日子,光長得好看也沒啥用,大妹子你給我建議建議。”

媽媽倒是沒別的建議,隻說:“你不是已經做好決定了嗎。”

牛販子媳婦摸摸自己的頭,隻是咯咯地笑。手上的泥巴也擦了一臉。

見牛販子媳婦這樣,媽媽捂住嘴忍不住笑了起來。第一次見媽媽笑得這麼真實,我在一旁看見也忍不住笑了,甜甜的感覺讓人覺得溫暖,看了一會便回灶屋燒飯去了。

我把菜端到小廳,準備叫她們吃飯,正好瞧見媽媽扒開牛販子媳婦臉上亂亂的頭發,替她擦了擦臉上的泥巴,笑著說,去洗洗吧。

牛販子媳婦這才反應過來,不好意思地捏住自己耳朵,指頭不停在耳垂上劃動。

吃飯的時候,牛販子媳婦說想她的孩子,嫁去鄰鄉前,想去牛販子家看看,讓我們陪她去。

去牛販子家的路上,很多人來在後麵緊跟著,想必是以為又有好戲看了。到牛販子家的時候,牛販子媳婦的孩子正在門口的街上玩。小一點的孩子看到有生人來,忙躲到進屋裏,隻探出個頭,等看清楚我們以後,才小心翼翼地鑽出來,卻隻站在門坎上不出來,也不說話,大概是記不太清了。稍大點懂事一點的,看著牛販子媳婦走近,就叫了一聲娘。牛販子媳婦忙從口袋裏掏出一塊烤熟的洋芋,還有兩個剛買來的麵餅,倆孩子一人一個。大點的孩子接過洋芋和麵餅,又走近了一些,仍隻是看著牛販子媳婦。

牛販子媳婦摸了摸孩子的頭說:“館娃,吃啊,快吃。可能是怕我們閑站著尷尬,牛販子媳婦就回頭跟我們介紹,大的叫館娃,念五年級了;小的叫瓷娃,才三歲,有點認生。”

館娃便拿著麵餅咬了一口。牛販子媳婦便眼淚汪汪地笑了,正想去抱館娃,屋裏走出來一個老婆子,五十多歲的樣子,眉很濃很粗,一副很凶的樣子。她就是牛販子娘,也就是牛販子媳婦以前的婆婆吳鈞如。

牛販子媳婦見她出來,忙把手縮了回來。

吳鈞如一把推開牛販子媳婦,然後奪過孩子手中的洋芋和麵餅,扔在了地上,先摑了館娃一巴掌,然後用腳在麵餅上狠狠踩了幾腳,啐了一口才轉身對館娃說:“以後再吃這個髒女人的東西,老娘打死你個小賤種。跟我過來。”吳鈞如糾住館娃的耳朵就朝屋裏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