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島與“台灣陸橋”(1 / 2)

菊島:地質奇觀

飛機降落在澎湖主島的馬公機場,澎湖風景區管理處的陳順序科長接我們到招待所放下行囊,便開車帶我們先去觀賞圍護澎湖灣的幾個島嶼,這裏的馬公島、中興嶼、白沙島和西嶼圍護成為一個完整的內灣,這些島嶼現在被幾座跨海大橋連到一起。

第二天,管理處派觀光協會總幹事許順良先生陪我們到澎湖南部海區的桶盤嶼等幾個主要外島考察。

澎湖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六七十個,這些島嶼大部分是由地下熾熱岩漿沿著地殼的裂縫溢出地表而成的玄武岩組成的。岩漿活動延續了幾百萬年,它造就了台地造型的島嶼,這些台地的高度都不大,一般隻有十餘米,最高的一處也隻有79米,頂部平緩,從海上遠遠望去一個個恰如覆蓋在藍色海麵上的大盤、大桶。大部分島嶼邊沿都是由直立玄武岩六角形柱體節理組成的陡崖,這些地形往往由於部位突出或造型生動,很引人注目,因此成了澎湖地區很有特色的觀光景點。

一位來自彰化的導遊告訴我們,她已經第12次帶隊到澎湖了,每次都要來桶盤嶼。桶盤嶼是一座典型的玄武岩台地,地麵高出海麵二三十米,東、南、西三麵海岸圍繞著巨大的玄武岩岩柱。我們看到的是在台地的西側,那裏的粗大的岩柱呈石牆狀從台地麵上到海麵,像一麵岩石瀑布懸掛在那裏,直上直下,長度足足有幾百米。在岩柱的南端的石質海灘上,我們還去看了剛剛露出水麵的“蓮花座”,幾圈同心圓狀的石壟,中心是一片突出的石灘地,是一處典型的環形熔岩溢出口。這種景象我們曾經在福建省的龍海海濱見到過,那裏已經被辟為一處地質公園。

澎湖岩石景觀壯美,但土壤貧瘠,地多鹽鹵,天然植被相對稀疏;在海濱地帶台地麵上占優勢的主要是天人菊等低矮草本植物,天人菊開著的菊狀花朵,樣子很像縮小了的向日葵,十分鮮豔美麗,被當地島民選為島花,澎湖群島也因此被稱為“菊島”。

澎湖:“驛站”和“跳板”

在澎湖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遊客中心,我們注意到澎湖早期開發的曆史記錄。台灣海峽寬處不及200公裏,窄處隻有130餘公裏。這個距離不算長,自然激發起了大陸人們對探求彼岸的希望。對此,史書上有許多生動的記載。《隋書?流求傳》裏說,“每春秋二時,天晴風靜,東望依稀似有煙霧之氣”。明嘉靖年間陳侃在《使流球錄?群書質疑》中說:“霽日登鼓山,可望流球。”我們曾經到位於海壇島外海的牛心島,據說那裏是距離台灣島西海岸最近的地方之一,登上牛心島上那座高高的燈塔用望遠鏡東望,天盡頭隱隱約約有一條灰線,不知道那是不是台灣島的地麵。從福建廈門到澎湖的距離大約與此相近,如果天晴之日,可能也會有此效果。

菊島:地質奇觀

飛機降落在澎湖主島的馬公機場,澎湖風景區管理處的陳順序科長接我們到招待所放下行囊,便開車帶我們先去觀賞圍護澎湖灣的幾個島嶼,這裏的馬公島、中興嶼、白沙島和西嶼圍護成為一個完整的內灣,這些島嶼現在被幾座跨海大橋連到一起。

第二天,管理處派觀光協會總幹事許順良先生陪我們到澎湖南部海區的桶盤嶼等幾個主要外島考察。

澎湖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六七十個,這些島嶼大部分是由地下熾熱岩漿沿著地殼的裂縫溢出地表而成的玄武岩組成的。岩漿活動延續了幾百萬年,它造就了台地造型的島嶼,這些台地的高度都不大,一般隻有十餘米,最高的一處也隻有79米,頂部平緩,從海上遠遠望去一個個恰如覆蓋在藍色海麵上的大盤、大桶。大部分島嶼邊沿都是由直立玄武岩六角形柱體節理組成的陡崖,這些地形往往由於部位突出或造型生動,很引人注目,因此成了澎湖地區很有特色的觀光景點。

一位來自彰化的導遊告訴我們,她已經第12次帶隊到澎湖了,每次都要來桶盤嶼。桶盤嶼是一座典型的玄武岩台地,地麵高出海麵二三十米,東、南、西三麵海岸圍繞著巨大的玄武岩岩柱。我們看到的是在台地的西側,那裏的粗大的岩柱呈石牆狀從台地麵上到海麵,像一麵岩石瀑布懸掛在那裏,直上直下,長度足足有幾百米。在岩柱的南端的石質海灘上,我們還去看了剛剛露出水麵的“蓮花座”,幾圈同心圓狀的石壟,中心是一片突出的石灘地,是一處典型的環形熔岩溢出口。這種景象我們曾經在福建省的龍海海濱見到過,那裏已經被辟為一處地質公園。

澎湖岩石景觀壯美,但土壤貧瘠,地多鹽鹵,天然植被相對稀疏;在海濱地帶台地麵上占優勢的主要是天人菊等低矮草本植物,天人菊開著的菊狀花朵,樣子很像縮小了的向日葵,十分鮮豔美麗,被當地島民選為島花,澎湖群島也因此被稱為“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