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上山下鄉(1 / 2)

m偉人有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說的太好了,崇禎深有感觸,今天就要以此為基調,來引導大臣往這個方向走。

“諸臣工,汝等能否想想,魏公公為何能有這樣的“非凡”的見解?”崇禎啟示性的發問完,就把話語權交給了朝堂上的眾大臣。

天啟年間,魏忠賢權傾朝野,包括內閣首輔在內的朝中一幹大臣,在他麵前隻是擺設!

但是,這些屹立不倒的大臣哪個不是猴精猴精的,除了沒有現在的崇禎見識多廣、意識超前外,其他方麵都通透得很。一些猴精中的精猴就很快捕捉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千載難逢、一個可以大拍聖眷正濃的魏公公的馬屁的機會。

趾高氣揚的站在班列中的魏忠賢,此時的感覺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當然,皇帝就是咱太監的天嗎)。不過今天注定是他魏公公不平凡的一天,這不站在那兒也正隨著皇帝的話,泛著心思:是啊,我為什麼有這種高度的見解呢?正自我感慨著呢,身後突的傳來一陣之音,即悠然悅耳、還令人骨酥如麻。

“萬歲,魏公公雄才大略,在其鞠躬盡瘁輔佐先帝之時,使我大明一朝安泰已然可見;其殫見洽聞、博古通今已然與本朝其擬定的稅賦方略中可聞。微臣佩服萬分,深感學識不足,還望魏公公提攜一二啊。

”誰啊?崇禎定眼一看是內閣首輔黃立極,崇禎內心微怒,表麵微笑著:嘛的,他大爺的,老子早晚收拾了你。

魏忠賢骨頭酥的快站不住了:還是這黃立極會說話,有機會啊咱(雜)家怎麼著也得獎勵獎勵他。

有了開頭的,就好辦了,話匣子一打開,讚譽之聲就潮水般的湧來。什麼滿腹經綸、德才兼備、國士無雙、智勇雙全、學富五車、立地書櫥、錦心繡口、經天緯地、一世之雄、一柱擎天、出口成章、下筆成章、倚馬可待,最後把出將入相、驚天地泣鬼神都搞出來了。

魏忠賢滿麵chao紅,就像喝了千年老鱉大補湯一般,身子都激動的有些搖晃了。

崇禎心中暗道:再加把勁,還沒到點子上。不行,再來引導引導。

“諸卿說的都不錯,但是,朕總覺得還缺少了點什麼。記得先帝曾經給朕提起過,說魏愛卿,曾經為體察民情,到什邡間體驗過那個什麼?叫什麼來著?……就是壓什麼注的那個?”崇禎就是不把魏忠賢曾經是個賭徒的事說出來。

“是賭博。”話一出口此人就後悔了,媽的,這節拍跟的,太投入了,恨不得扇自己兩個耳刮子。誰啊?此人正是“十狗”之首,被人稱作“煨蹄總憲”的周應秋。

魏忠賢好像感覺被誰用尖刺戳了一下心窩,回頭猛瞪了周應秋一眼。周應秋嚇個半死,趕緊低下了頭,不敢再看魏忠賢一眼。

“哦,對對。是賭博,不過朕認為,魏公公這是為體察民情,為深入了解而為之。另外,朕還聽聞,魏公公年輕那會車馬嫻熟,可以左右開弓百發百中,這說明了什麼?”崇禎又一次啟發引導試的發問。

這次,周應秋為彌補自己剛才的過失,加上已經適應了這種問答方式,趕緊移步搶答:“臣認為這,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就是來描述魏公公、魏廠督的。”瞬間,又是一陣的馬屁聲傳到九霄雲外去了……。

“眾愛卿說的都不錯。”崇禎開始總結。

“魏公公能深入到什邡間體察民情,又能車馬嫻熟的本領領略武者之辛苦,這些同時就體現在了他今日的功績上。自朕登基至今也就僅僅三月有餘,朕,安排給魏愛卿的這個任務也就兩月餘。眾卿,若是你們,你們誰能在兩月餘的時間內,如此完備的籌劃出猶如魏公公籌劃的這般的大正方略嗎?”崇禎站起身來,群臣卻躬下了身去,魏公公則自我肯定的配合著表情一臉的肅穆站在那裏。

這時候即便是有自認為行,也不敢說行啊:“臣等無能,無法完成。”

震了崇禎一把:我靠,還是這麼齊!

“如此看來,朝中諸位大臣有魏公公這般體恤民間疾苦的不多啊。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也是這個理,就如魏愛卿魏公公一般,他就因為是在社會上體察的多了,才感受的多,才懂得多,才有現在的淵博的學以致用的學識和能力。可是汝等,汝等學問絕對沒問題,可就是民間俗世深入體察的少。哎怎麼辦呢?朕還得需要汝等的完善的政見,來以觀察民情呢。特別是爾等這些都察院禦史和六科給事中等言官們,平日裏,朕還需要汝等即使來給朕糾正施政的不足和失察,還要督導天下官員。可是若汝等自己經驗都不足,都不知道事情的真偽,那如何來糾偏?如何去督導?哎!這怎麼辦呢?朕,恍惚啊。諸位臣工汝等有什麼良策嗎?”崇禎“碰”的一腳,把球提到了群臣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