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牽連進去,可說是染血清崖,史書之上。將會怎麼去寫?
曆來曆史之上留傳下來的名君,雖然名垂千古,可是行事往往為人所詬病。始皇焚書坑儒,修築長城,千秋偉業也傳下一個暴君的罵名。漢武帝一生崇尚武功,大力開拓疆土,勞民傷材,最後豈不也是遭人百般非議……
雖說一將功力萬骨枯,要成就一個帝王的盛名,又豈是萬骨枯就可以的,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到老年,就想要自己在曆史上留下一個好名聲,在丹青史之上書上一筆,以前下手過狠,估計後人不會有什麼好的評價,到晚年自然也要做做樣子。
蔣琬這是為了治病救人,雖說隻是一個小小的婢女,李泯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不答應是正常的,如果答應,傳出去反倒顯得自己仁厚大度。而且……就算自己不答應。看著下麵地滿朝文武,沉默的沉默,另一大半幾乎都是支持的聲音,就算他是一國帝王,又豈能獨力違逆眾意。
他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他了。可是獨攬朝綱。稟意而行,而且,心中對蔣琬的那一點輕微的愧意,看著蔣琬年紀輕輕卻仿佛老人一般蒼老地樣子,他忽然就心軟了下來。
抬頭看了一眼李穆,他也在奇怪這孩子今天怎麼不據理力爭。畢竟蔣琬留下,對他可是大有好處。可是李穆這次卻沒有直麵他,低著頭,看不出有一絲要挽留的樣子。
猶豫了一下,李泯還是最後動言,挽留了一下:“李愛卿這是為國事操勞,理應嘉獎,妳那婢女,不妨帶到宮中。聯請兩位老太醫,為她診治如何?”
蔣琬搖了搖頭。還是拒絕了,其實早已經有皇子帶著太醫過去了,不過看到情兒的傷勢都隻是搖了搖頭。對這事李泯自然也有所耳聞,他這樣說,也隻是表達一下自己的關心之情而已,見蔣琬最終還是拒絕了,去意已決,雖然有點失望。最後還是允了。
不過他還是沒有這樣放棄。說道:“李愛卿為一婢女。不惜萬水千山前往求醫,著實可歌可泣。聯之南唐,出了這樣一位人物,豈能無視,聯準妳所奏,離朝求醫,不過這辭官一念妳就打消了罷,聯加封妳為金紫光祿大夫,準妳禦旨求醫,凡我南唐境內,任何醫館。都可以任妳留住。”
說著他揮手命令武承恩拿來一個玉盤,揭開上麵的紅綢,裏麵是一塊九龍纏繞在一起的和黃古玉。武承恩走到蔣琬麵前,看到這塊古玉,群臣失色。就連太子李溫、昭王李穆都不由得感到震驚,李泯說道:“聯賜妳九龍玉佩。持此佩者,凡在我南唐任何郡縣,危急之時,都可以尋求保衛,如果有什麼要求,也可以向郡首縣官提出。所過之境,必將通行無阻。愛卿要給令婢治病,所需必多,諸事繁雜,持紫牌可防小人為難,方便很多。”
這九龍玉佩。太子李溫、昭王李穆各有一塊。還有四塊,一塊在清崖郡王李軒閣之手,一塊在傾城公主李沉魚之手,還有一塊……竟是長歌無憂在郎夢郡時親手送給蔣琬的那塊。最後一塊,就是這枚武承恩剛剛端出來的了。
九龍玉佩,如聯親臨,凡郡治以下府兵,三千人次,可隨意調動,擁有生殺予奪地大權。可說是南唐權力的象征,從來隻傳於帝王得寵的子女,就連普通的皇子。都無得到這塊玉佩的榮幸,而此刻,神冊帝李泯竟然將它授給了一個外人!
所有人都感到無法置信,睜大眼睛看著蔣琬,目光中多了很多特別的東西。就連李溫,都是又驚又妒,當初他向李泯要了許久,都沒有得到,後來還是他晉位為東宮太子之後,因為李穆已經得傳一塊。為防群臣偏愛,不得已才授予了他一塊九龍玉。而此刻,竟然被他授給了一介才不過十幾歲的臣屬,他的眼中釘,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