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錢鍾書·楊
絳】答報情癡無別物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
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
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錢鍾書
1932年,春,古月堂。
1932年,清華女生宿舍有個很典雅的名字,叫“古月堂”。入夜時,古月堂前常常站著等女友的男生,他們把“約會”戲謔為“去胡堂走走”。
那時候的清華同現在並無二致,男多女少,女生都是被寵愛的。古月堂不設會客室,男生們便都立在門口,無論春冬,無論寒暑,古月堂前總能看到一兩個焦灼的身影,眼巴巴地盯著大門,盼著那一位千呼萬喚始出來。
在那些等待的身影裏,有一位麵容俊朗的男子,他名叫錢鍾書,是清華西方語言文學係的學生。在西語係,他是有名的才子,當時,他、曹禺、顏毓蘅被大家稱為“三傑”。他又格外出眾些,教文學的吳宓教授稱讚他:“自古人才難得,出類拔萃、卓爾不群的人才尤為不易得,當今文史方麵的傑出人才,在老一輩中要推陳寅恪先生,在年輕一輩中要推錢鍾書,他們都是人中之龍。”
錢鍾書是江蘇無錫人,出身名門,是家中的長子。他的父親錢基博是近代著名的古文家,曾先後擔任過聖約翰大學、光華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校的教授,他的母親是近代通俗小說家王西神的妹妹。
他中學就讀於蘇州桃塢中學和無錫輔仁中學,兩所學校均由美國聖公會辦,注重英文教育,他因而打下了堅實的英文基礎。他的國文由父親親自教授,也漸漸有了深厚根基,他的古文造詣遠高出同齡人,未考入清華之前,就代父親為錢穆的《國學概論》一書作序,後來書出版時就用的他的序文,一字未改。
錢鍾書的國文和英文很好,數學卻極差。幼年時他讀《西遊記》《三國演義》《說唐》,孫悟空、關雲長、李元霸使用的武器斤兩都能記得一清二楚,卻不識得阿拉伯數字。他是1932年春考入清華的,入學考試時,數學得了零分,本來是不能錄取的,但因為他中英文特別出色,校長羅家倫就決定將他破格錄取。因著這段不尋常的經曆,他一入清華,名就已傳遍了全校。
錢鍾書並沒有讓羅家倫失望。清華的課業素以繁重著稱,別人都挑燈夜讀,他卻不僅輕鬆學完本專業的課程,還有餘力鑽研中國古典文學。他的讀書數目之多,涉獵範圍之廣,讓同班同學歎而觀止。他的一個同學饒餘威就曾感歎過:“同學中,我們受錢鍾書的影響最大,他的中英文造詣很深,又精於哲學及心理學,終日博覽中西新舊書籍,最怪的是他上課時從不記筆記,隻帶一本和課堂無關的閑書,一麵聽講,一麵看自己的書,但考試時總是第一。他自己喜歡讀書,也鼓勵別人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