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以李宗仁為代表的桂係成功地搞掉了行政院長孫科,表麵上開始控製政府之後,自以為羽翼漸豐,不甘心臣服於共產黨的統治之下。因此,李宗仁、白崇禧對“上海代表團”帶來的條件不僅未置可否,甚至還企圖拖延時間,以求多掌握一些力量,使得和談結果能夠對他們更有利些。對於國民黨內部,李宗仁也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認為蔣介石已經眾叛親離,大勢已定,不難對付。
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判斷,為了取得軍事上的實力和分化蔣係,李宗仁竟任命蔣介石的嫡係何應欽來擔任新的行政院長。李宗仁的這一舉措,立刻受到各方麵指責。對此,中共方麵當然十分不滿。
李宗仁在北平的代表之一黃啟漢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於3月11日致電李宗仁,警告說:“當茲和談機會接近之際,行政院人選,各方甚注意,似宜以令爭取和談順利進行者為第一前提,尤為避免引起誤會是為幸禱。”但是,李宗仁卻頗不以為然,甚至忘乎所以。他在3月13日對劉仲華、劉仲容說:“蔣介石完了,是條死蛇,無論軍、政、經、黨都已崩潰,大勢已去,特務也不足為慮。何應欽是和平內閣,任命何出任行政院長主要是為了控製軍隊,便利將來改編縮軍,希共方諒解。”
實際上,李宗仁起用何應欽出任行政院長,除了企圖分化蔣係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進一步控製國民黨的殘餘軍事力量,拖延時日,準備實現他“劃江而治”的政治藍圖。為此,他通過電報及信件,反複交代其在北平的代表,特別強調說:希望中共相信他,他是誠意求和,但中共應當給他一些時間,讓他用政治方法解決,尤其不要在和平談判時過江,否則他沒法交代,隻好一走了之,結果白崇禧必定會打,蔣介石也必會複出,美、日均會放手幹預。
實際上,中共方麵清楚李宗仁還有自己的小算盤,但為了實現真正的和平,還是對爭取李宗仁、白崇禧寄予了某種期望。中共中央在3月22日密電李宗仁:
商談;告白崇禧不要破壞平漢路。
對於中共方麵用心良苦的忠告,李宗仁大都承諾並兌現,同意調兵,同意必要時自己直接與中共中央談判,同意通知白崇禧不破壞平漢路。惟對解放軍過江之事卻避而不答。
3月25日,李宗仁通過黃啟漢轉電中共中央,要求正在向麻城、羅田、英山、望江、安慶、無為、巢縣、瓜州附近泰興之線大舉推進的解放軍停止前進,勿再向長江靠近,“以利求和,免生枝節,而順民意”。不難看出,李宗仁仍死死抱定“劃江而治”的“南北朝”夢。
出於策略上的考慮,同時也為了最大限度地爭取桂係,等待李宗仁、白崇禧的覺悟,中共中央軍委下令前線部隊暫停向花園及其以南之孝感、黃陂、黃安、陽羅、黃岡、麻城、浠水等地推進。然而,中共方麵的這一係列行動,並未引起南京方麵的積極回應。
毛澤東、周恩來等心頭雪亮,李宗仁利用美國人的暗中支持,仍然沒有放棄“劃江而治”的希望。桂係首腦人物的自作聰明,使他們錯過了一次曆史賜予他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