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雙清別墅的戰略部署(3 / 3)

3.美國的威脅不存在

劉少奇接著說:現在有人替我們擔認為我們渡江美國會幹涉。如果美國出兵,就要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勸我們不要打過去,以長江為界,搞個南北朝。

談到國際問題,各位書記都慎重多了。因為他們長期從事國內武裝鬥爭和政權建設,國際問題對他們來說的確是一個新的領域。

對於外交方麵的問題,周恩來顯然更具發言權,他立即說:從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看,由於國民黨的失敗,美國白宮亦感到無可奈何。1月26日,杜魯門正式宣布停止訓練國民黨軍隊,並召回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次日宣布撤回美國軍事顧問團。從這些跡象看,美國已經開始從中國脫身,但是,《1948年援華法》應於1949年4月到期,艾奇遜卻向美國國會提出延長這項撥款的使用期限,並由國會通過。另外,當我軍向長江沿岸集結時,美國又開始向國民黨政府運送軍火,許多原來暫停的船隻奉命繼續運行。這些事實,反映出美國當局決策的矛盾與混亂。蔣介石為了挽救他的失敗,竭力想把內戰國際化,把美國拖下水。綜合起來看,不能絕對排除美國幹涉的可能性,但是,美國要幹涉也很困難。

任弼時插言道:美軍在青島的駐軍,便是個晴雨表。我們解放濟南後,美軍仍賴在那裏不走,甚至還加強力量。但在行動上,他們還是很謹慎的,始終避免與我軍發生正麵的衝突。

談到對美國是否會介入中國內戰的估計,幾位書記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移到毛澤東身上,征詢他的意見。因為,在一些重大的戰略性問題的決策上,大家已經習慣於傾聽他的意見。

毛澤東從容不迫地說:基本的估計,美國不敢直接進行幹涉。他們不是沒這個心,而是沒有這個膽。但是,我們在實際的戰鬥過程中,必須做好應付萬一的準備,有備無患嘛。在渡江的兵力使用上,我的意見,用兩個野戰軍,二野、三野一齊渡江。這樣的安排,陳毅、粟裕他們會有意見的,同湯恩伯比,無論兵力還是氣勢,三野都占絕對優勢嘛。但是要考慮到萬一發生美國的武裝幹涉,所以二野緊靠三野過江。渡江後,二野沿浙贛路擺開,防備美軍從杭州灣登陸,保障三野的側翼安全,三野全力進攻寧滬。與此同時,在平津休整的四野迅速南下,進逼武漢,鉗製白崇禧集團。總之,我們要拿出260萬以上的兵力過江,這樣,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能保證我軍處於優勢地位我軍在江南的進軍速度,將會是很快的。

這時,思維縝密的周恩來補充道:四野南下,西北、華北軍區三個兵團隨後也要向大西北進軍這樣,華北空虛我料想敵人會情不自禁地利用這個機會,襲擊天津、塘沽,秦皇島、唐山一線,威脅北平的安全,這種情況不可不考慮。

你說得很對二毛澤東深深吸了一口香煙,繼續說:渤海灣是帝國主義侵略中華民族的老路了,這個曆史絕不會再重演華北軍區三個兵團打過太原、大同一線後,可抽出一個兵團駐紮在京津唐地區蔣介石自身難保,不會有太大的力量光顧我們,我看留一個兵團看家足夠了。

五大領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輕鬆交談,便把整個政治軍事戰略作了部署屋裏響起輕快的笑聲。

此時,極為興奮的毛澤東想到中共元老林伯渠,又跳到另一個話題上說:林老已經把在東北的民主人士接到了北平,這些人是長期與我們合作的愛國民主人士他們同我們站在一起,蔣介石在政治上就徹底孤立了爭天下隻有軍事的手段是遠遠不夠的,蔣介石不懂得這點,他不懂得政治與軍事的關係以為槍杆子是萬能的槍多就可以左右一切嗎?他犯了一個愚蠢的大錯誤。

停了片刻,劉少奇接著毛澤東的話題說道:我們要與黨外民主人士長期合作將來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時,要吸收這部分人參加要使他們有職有權,向天下人民昭示我們共產黨的氣量!

剛入北平、初駐香山的中共領袖們,真可謂日理萬機然而,工作千頭萬緒,富有鬥爭經驗的中共領袖們始終抓住了關係到全局的兩步重要棋局一是國共北平談判,二是向江南進軍的準備毛澤東深深地懂得,槍杆子裏麵出政權,一個新的政權要想在中華大地站穩腳跟,就必須鏟除舊政權的殘餘,並且要除惡務盡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共產黨除以八項條件為基礎同南京政府談判之外,還積極籌劃著向江南的進軍毛澤東內心清楚,中國共產黨人將要蠃得徹底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