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報告:“上次南洋貿易帶回來的貨物已經賣出去了,一趟下來總共賺了三十八萬兩銀子,去掉各項支出,淨賺二十萬兩。銀子已經入庫。”
葉昊天點點頭:“好,天氣暖和以後,貿易還要繼續。”
隨後他令人去叫韓豐,告訴他掌門師祖已經離開青帝宮,叮囑他近期不要回去。韓豐躬身答應下來。
交代完這一切,葉昊天前去視察全縣各鎮。有些鄉鎮距離縣城較遠,最遠的遠在七十裏外。他跨上馬背,不急不緩的行著,路上經過芙蓉湖。芙蓉湖很大,湖麵足有萬畝,水光瀲灩,山色空蒙。湖中有個小島,島上依稀有座小廟。南國春早,柳芽剛剛冒出頭來,天氣漸暖,湖水沒有結冰,這時候已經有人撐了小船在湖中垂釣。
葉昊天來到湖邊,發現垂釣的是一位老翁,於是近前幾步,拱手問道:“老人家,是不是春天青黃不接,家裏沒有吃的了?”
老人瞄了他一樣,將船劃近岸邊,答道:“什麼話!自從新縣令到來,家裏吃飽是沒問題了。在家憋了一冬天,我這是出來透口氣。”
葉昊天看著廣闊的湖麵,問道:“這麼大的湖,不知道有沒有老鱉?”
老人不假思索答道:“多了去了!你到驚蟄後來看,湖邊隨便走走就能看到。小的像手指蓋,大的跟麵盆一樣。”
葉昊天又問:“您見過更大的嗎?”
老人想了想道:”三十年前見過,大概有磨盤那麼大,當時嚇得我愣是沒敢去捉,那家夥來去如飛,一會兒工夫就不見了。”
葉昊天指著湖中的小島道:“老人家,能不能送我到島上看一眼,我看那廟位置很好。”
老人看了看道:“那廟有幾十年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很難走得過去。以前曾經有個和尚,已經有好多年不見他了。”說著招呼他上船。
葉昊天將馬留在湖邊,輕輕上了船。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小船靠在島邊。
葉昊天遞給老人一塊碎銀子,讓他先去忙,等會兒再來接他。老人推托了一陣將銀子收下,高高興興地去了。
剛剛踏上小島,葉昊天就覺得胸前的通靈寶玉變得熱了起來。站在島上放眼望去,隻覺得眼前的景象有些奇怪。立春剛過,這裏就已經綠草如茵了,跟湖外的世界大不相同!
他圍著小島走了一圈,發現島形近乎八角,每個方位都有不大不小的石塊,排列成先天八卦的模樣,小廟剛好處於八卦陣的中央。
不知道是因為地處湖心,還是由於陣法的影響,島上的溫度明顯比外麵要高一些,所以綠草已經高過了腳踝。
他計算方位一路來到小廟前。廟裏空無一人,隻有一尊佛像笑看春花秋月。佛像前,卻有一隻巨鱉,馱著個很大的石碑!
石龜馱碑他見得多了,然而像這樣用巨大的活鱉來馱石碑,他還是第一次見到,不覺感到十分怪異。
走近看時,卻見石碑上刻了一段沒頭沒尾的詩: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詩的末尾署名“朱玄匡”。
葉昊天想來想去不知道朱玄匡是什麼人。真正勾起他強烈興趣的,乃是壓在碑下的巨鱉!他上前一步,將石碑取下橫放在地上,露出那隻巨鱉的背甲。大概因為背負石頭幾十年的緣故,巨鱉的背上明顯有突出來兩塊,就像經常挑擔的人肩膀上有一塊突起的筋骨一樣。
葉昊天看得仔細,寶劍平平地一削,砍下兩塊兒鱉甲來,再一看,破損的地方仍然沒有見肉。巨鱉似乎很受用的樣子,對著他頻頻點頭。他低斥一聲:“去!”那鱉一步一回頭地爬走了,速度竟是奇快。
他回過頭來,欲待將石碑重新豎起,忽然發現石碑的底部露出一條三分厚兩寸長的鐵片!正是那鐵片,竟然令通靈寶玉熱得燙人!他心中好奇,伸出兩指夾住鐵片,運起兩分神力緩緩抽出,結果發現原來乃是一把鐵尺,長約兩尺,寬兩寸,厚三分,上麵刻著個大大的龍頭,正中還有“朱玄匡”三個字。
他將鐵尺收起,看看周圍再無異樣,於是轉身出了小廟,招呼老人劃船送他回去。
回到雁蕩的時候,蘭兒正站在湖邊翹首以待。
葉昊天將鐵尺取出,笑道:“看看這是什麼?”
蘭兒隻看一眼就驚叫起來:“呀!監天尺!”
葉昊天不解地問道:“是什麼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