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平行世界的觀測者(1 / 2)

但其實,這“時間”是隻考慮到其中一種情況的,不全麵的東西。

不是說,這個人在橫穿馬路的時候死了,他就因此“不存在”了。

之前曾跟那個小鬼說過,世界是由無數根“世界線”組成的。

這每一根“世界線”,就代表著一種“可能性”所蘊生的未來。

那個橫穿馬路的人,事實上同時存在於無數個平行、卻不相交的世界裏。

有的世界,他下半輩子都必須躺在床上,不過依靠保險得到的巨款,他依然生活無慮。

有的世界,他得到別人的幫助,在即將走上絕路之前停下腳步,那之後便痛改前非、從頭開始。

也有的世界,這個人依舊是個無可救藥的滾蛋,一次失敗之後他仍然在嚐試下一次機會,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

他“不存在”的,隻不過是被車撞死的那個可能性所衍生出來的“世界線”。

雖說這個人的死亡所造成的影響誕生出了許多許多世界線,由這些世界線又衍生出更多世界線,但在那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分歧。

沒錯,在某一個關鍵事件裏,不同的選擇就會誕生出完全不同的“未來”。之前那個小鬼所經曆的事情,正是這個規則的體現。

然後,一個人這一生有許多“關鍵事件”。

諸如“升學學校的選擇”、“工作崗位的選擇”之類的,已經是相當常見的類型了,事實上所謂的“關鍵”可能要精確到更細密的地方。

一個男人袋子裏的膠帶掉在了地上,而你將它拾了起來、並交還給他,這個看上去相當不起眼的小事件,卻可能導向男人其實是綁架犯、在完成工作之後為了防止事件敗露、將你殺人滅口的未來。

當然,也可能男子單純隻是買的日用品,跟你道謝之後就此相安無事。

甚至可能有男子其實是新搬到你隔壁的鄰居,你的幫助使他對你有所好感,之後成為朋友的未來。

而這,還僅僅是一個人的“關鍵事件”。

無數人,無數個“關鍵事件”,誕生出無數種可能性的“未來”。

這些“未來”每一個都像人們口中所說的“時間長河”,從過去到未來、一直存續下去。

與它們並行的其它可能性世界線,有很多事情會和這個世界線上有所雷同,但也有相當數量的“不一樣”。

畢竟,僅僅是幫人拾起一卷塑料膠帶就有可能導致整個人生的變動,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

無數個並行的“未來”,無時不刻在演繹著無數個故事。悲歡離合、人情冷暖,都不過是無數世界線裏存在的複數種“元素”之一,而數量繁多的“元素”又可以引起眾多變化——

簡單來說的話,就是類似“因果”的東西。

隻要生存於世,誰都沒辦法逃離“因果”。

而我,則是獨立於無數世界線組成的世界之外,不受因果影響的“神明”。

或者……也可以稱呼我為“觀測者”。

但其實,這“時間”是隻考慮到其中一種情況的,不全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