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的時候,各家各戶搶水、搶肥、搶林子裏發現的什麼獵物之類,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這太正常不過了。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先下手為強,這也是一種生存哲學了。
但隨後而來的懲罰,讓眾人突然認識到,自己已經走進了軍營,這是一個有王法的地方。稍不留神,犯了軍法,那就是掉腦袋的事情了。
各小旗的懇談會開得非常好,大家分別介紹了自己的家庭情況、生活習慣等等,互相約定日後要同生共死、親如兄弟,決不再發生搶飯這樣惡俗的事情。第三小旗的懇談會是在禁閉室裏召開的,開完之後,其他士卒回兵舍睡覺,熊家兄弟和何本澄、餘鈞等六名打架的士卒則仍留在禁閉室裏,餓滿了12個時辰,方才被放出來。
在他們被放出來的時候,看到第三小旗的其他士卒正等在禁閉室的門口,第一時間給他們送來了熱騰騰的飯菜,弄得直腸子的熊民範又要給眾人下跪,並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後如果上戰場打仗,他會舍出性命去保護整個小旗所有同伴的安全。當然,以他膀大腰圓的體格來說。說這種話還是有點資格的。
正規的訓練開始了。按照蘇昊與郝彤、鄧奎二人商量的結果,士卒們的訓練分為文、武兩方麵。武的方麵由郝彤、鄧奎負責,不外乎軍中的隊列、陣形、刺殺、格鬥等內容。根據蘇昊的要求,又加上了一項長跑,一開始是平常的跑,再往後就逐漸改為負重跑,跑的距離也從5裏增加到了10裏、20裏。
軍中一般很少有長跑訓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士卒的營養不夠,這種極其消耗體力的運動,對於士卒來說。是很難承擔的。但在蘇昊營中,這個障礙就不存在了,足量的米飯加上隔天就有的葷菜,給士卒們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保障。幾個月的訓練下來,士卒們不但運動能力大幅度提高,而且個子也都往上躥了一大截,放眼一看,起碼也是一米七五以上的個頭,這在當年就已經算是彪形大漢的標準了。
文化方麵的學習。則是由馬玉等書院生員來負責的。照著蘇昊編寫的培訓手冊,士卒們從阿拉伯數字學起。逐漸掌握四則運算、簡單的幾何原理、三角函數運算,等等。要讓一群從未接觸過數學的半文盲學會這些知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蘇昊的訣竅隻有一個,那就是題海戰術。
所有的士卒業餘時間都在做作業,乘法口訣要背得滾瓜爛熟;三位數以內的加減法不許用手算,必須靠心算完成;一個簡單的利用正弦函數求斜邊長度的算法,要反複做100道習題。軍隊裏的培訓就有這樣的好處,做不出題來,直接就是軍棍侍候。不想挨打,就拚命地去做題吧。
當然,題海戰術熬的不僅僅是學生,老師也同樣受罪。馬玉等人成天給學生改作業、輔導,把一個公式講上數百遍,一個個也累得嘴歪眼斜,紛紛抱怨說要掙蘇昊的一個望遠鏡實在是太艱難了。
蘇昊自己也在軍營中授課。同時也參加士卒們的軍事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的體質也發生了明顯的改善,不再是幾個月前那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樣子了。前世在地質隊裏向退伍兵們學過的武藝,如今也已經被重新揀起來了。即便在鄧奎這樣的軍中高手麵前,蘇昊也已經能夠走上十幾個回合了。
方述和小港千戶所的千戶也都來視察過蘇昊的這個百戶所,對於蘇昊的練兵方法不置可否。他們也都知道,這支隊伍是受雲南邊軍的委托而練的,鄧子龍那邊不吭聲,他們也懶得去指手畫腳。
方述來的時候,還帶來了江西都司掌印張宏的指示,當然這種指示也不外乎就是一些套話,要求士卒們刻苦訓練、報效朝廷之類,沒有什麼營養。不過,張宏給蘇昊百戶所裏的這支小隊伍起了個別名,叫做“勘輿營”,倒讓蘇昊、郝彤等人覺得挺貼切的,自此之後,豐南百戶所在內部以及不太正式的呈報中,就以勘輿營而自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