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飯,陳道以旅途勞累為由,打發蘇昊先回房休息去了。蘇昊知道他們幾個人還有事情要談,自己的身份不足以介入,於是也就識趣地告退了。
看著蘇昊退出客廳,陳道笑著對葉夢熊問道:“葉公,你觀此子可堪大任否?”
葉夢熊撚著胡子,點點頭道:“此子才♂
“這個想法不錯。”蘇昊道,“我們就讓陳觀魚來做這件事吧。”
準備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幸好勘輿營也是訓練有素的隊伍,所以各項工作做得有條不紊,這也讓符鍾看過之後,暗自稱奇。
蘇昊從重慶衛找來了一些熟悉當地情況的士兵,給勘輿營的士兵們介紹當地的風俗習慣、人情世故。為了能夠與當地人溝通,大家還突擊學習了一些當地的土話,基本上達到能夠應付日常交流的程度。
陳觀魚這個神棍也派上了用場,蘇昊安排他給士卒們上了幾次課,講了一些勘輿師的基本常識,讓大家都背了一些諸如“陰陽相生”、“乾坤易位”之類的口訣。這天下的勘輿術門派眾多,各門各派都有一些自己的門道,所以士卒們倒也不用擔心被人識破是西貝貨。
重慶衛本身有一些播州地區的地圖,這些地圖當然是十分粗糙的,隻是標注了重要的道路、關隘和縣城等等。蘇昊根據這些地圖,給勘輿營的各個小旗分配了任務,每個小旗差不多要完成2000平方公裏區域的勘測,工作量還是頗有可觀的。
一切準備停當,蘇昊下令,勘輿營化整為零,開始深入播州司的各處,開展測繪。士兵們全部換上了便裝,扛著測繪儀器和用來做掩護的各色商品,低調地離開了重慶,向南挺進。在每個小旗的勘輿營士兵中,還配備了幾名由重慶衛派出的當地士兵,他們的任務是替勘輿營帶路、聯絡,以及負責傳送勘輿營測繪出來的成果。
蘇昊、陳道呆在重慶,居中指揮。從江西帶來的10名繡娘也留在重慶,隨時準備把從現場傳送回來的資料繡成最終的地圖。
第162章土司
播州的鄉間,出現了一隊隊的不速之客。他們十幾人一組,帶著沉甸甸的行李,偶爾會在小鎮上的客棧投宿,采購十幾天的吃食,然後天不亮就匆匆出門,消失在莽莽群山之間。
播州當地的土人對於這些操著東南地域口音的外鄉人並不在意,因為他們覺得這些人與尋常的遊商沒有太大的區別。沒有人知道這些外鄉人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隻知道他們住下來之後總是向店家打聽周圍的山川走向、村寨分布之類。其實這也不算什麼新鮮事了,作為遊商,總是要走村串寨去兜售商品的。這些情況並不屬於什麼秘密,店家是樂於在這方麵表現一下自己的淵博的。
何本澄帶領的第三小旗被分配在播州的東北方向,這一帶在當地被稱為大婁山。與播州的其他地方一樣,大婁山地區山勢險峻,溝壑縱橫,明明看著相距不遠的兩個地方,走到半截就會發現前麵出現一條像被刀切開一樣的垂直陡壁,底下是奔湧的河水,根本無法通行。要跨過去隻能繞路,這一繞,往往就是好幾十裏。
勘輿營在尋找道路方麵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們沿途進行測繪,對於走過的地方都能做做了然於心,所以即使是要繞路,往往也不會走冤枉路,更不至於在山裏迷失方向。何本澄的手裏,有一張當地的全圖,每勘測完一處,他就要填上一塊,然後帶領隊伍向著那些空白的區域進發。
蘇昊自掏腰包給士卒們供應的白米飯和大魚大肉。此時就見到成效了。像這樣高強度的山野作業,換成尋常的明軍,恐怕早已拖垮,但勘輿營的士卒卻能夠堅持下來,保持著良好的身體狀態。
“我說兄弟們,你們是吃什麼長大的,怎麼這麼有勁啊。”由重慶衛派來做輔助工作的士兵王貴感慨地問道。他空著手走路,勘輿營的士兵要扛著三腳架和帳篷等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