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解釋起材料和工藝方麵的問題了。要造出一台蒸汽機,需要解決鑄造、機加工等方麵的一係列工藝問題,而要鑄造出合格的氣缸等部件,又需要有特定品質的鑄鐵,這就涉及到冶金技術了。蘇昊對於這些技術的細節不甚了解,但基本理念是有的,諸如車床、銑床之類的概念,在這個年代說出來就算是非常超前了。
“所有這些技術,都需要一步步地積累,工業是一個體係,需要有整體的規劃才能建設起來。”蘇昊最後這樣總結道。
“聽改之所言,老夫才知道自己以往都是坐井觀天了。”王錫爵長歎道,“老夫現在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改之對於朝堂之議如此不屑一顧,原來是眼界高於常人啊。”
“閣老過獎了。”蘇昊道,“昊隻是覺得,人生苦短,而值得做的事情卻有這樣多。與其把時間消耗在這無謂的爭執上,不如踏踏實實做點事情,造福百姓。”
“我大明當如何做,才能建立起改之所說的這個工業,還請改之教我。”王錫爵說道。在他剛來的時候,就曾說過是來向蘇昊請教,但那時候不過是一句客套話而已,內心並不以為然。如今,他再說出請教一辭,就是誠心誠意的了,蘇昊說的這些東西,是他前所未聞的,在蘇昊麵前,他感覺到了自己見識上的不足。
蘇昊道:“學生不敢。既蒙閣老垂問,學生就鬥膽說一說吧。學生以為,朝廷應當有一個全麵的規劃,首先是積極推廣農業技術,提高全國的農業產出,保障百姓的生計。做到這一點之後,既可將多餘的人力和錢糧用於發展工業。工業的發展,又會反過來對農業有所裨益,這樣兩相促進,最終就能夠使得我大明的財富成倍地增加。”
王錫爵道:“我聽人說,改之在江西故裏之時,搞過什麼韓氏灶,還有改良紅壤、興修水庫,你說推廣農業技術,可是指這些啊?”
蘇昊道:“這些隻是其中一部分罷了。農業技術的範疇也非常廣泛,歸納起來,就是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個字。在這方麵,獨文兄、子先兄他們,都是頗有一些心得的,要不,就請他們說一說吧。”
“哦,何謂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幾位可否教教老夫?”王錫爵向馬玉、徐光啟等人拱手問道。
馬玉等人知道這是蘇昊給自己創造機會,他們互相看了看,便一個接一個地介紹起了他們各自熟悉的事情。馬玉這一年來所做的,就是修建了羅山水庫,如今這個水庫已經開始蓄水,在今年的雨季還成功地發揮了防洪效益。徐光啟到豐城之後,對於蘇昊所做的紅壤改良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頗有一些心得,此時也在王錫爵麵前合盤托出,讓王錫爵聽了不禁嘖嘖連聲。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王閣老,咱們大明需要更多的實幹家啊。”蘇昊說道。
王錫爵點點頭:“改之所言甚是,不過,我大明開朝200餘年,很多事也是積重難返。要想讓朝臣一下子接受改之的觀念,隻怕是很不容易啊。”
蘇昊微微一笑,道:“這一點,學生已經領教過了。要改變人的觀念,比改變一條河流的走向還難啊。”
王錫爵道:“改之知道這一點就好,對了,老夫有一事相求。”
蘇昊道:“王閣老有事盡管吩咐。”
王錫爵道:“改之今日所說之事,可否寫成一個文本送給老夫?老夫欲說服朝臣,又恐領悟不到改之所言的真諦。若是有改之親手所撰的文本,老夫就可以照本宣科了。”
蘇昊鄭重地答道:“學生遵命。”
第209章何為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