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節(1 / 3)

龐大的知識體係。至於如何去建立起這些學科,那就看所有研究人員的智慧了。

“若非這個身份太過敏[gǎn],老夫也想到那科學院去當個研究員啊。”李贄在聽完蘇昊介紹的科學院的情況之後,不無羨慕地說道。

“李先生就別去湊這個熱鬧了,這都是為了給崇王世子找點事情做,省得他無聊的時候總來煩我。”蘇昊嗬嗬笑著說道。

李贄搖搖頭道:“改之可不要小看了這個科學院。老夫雖然沒有親身參與其中,但憑著改之的隻言片語,也能想象出其中的活力。千百年來,這匠作之事一直都是靠著匠人們口口相傳,所有的技藝都是一次次試出來的。而改之搞的這個科學院,能夠把匠人們的技藝變成術。使其不但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這可是了不起的一個變化啊。”

“說是這樣說,可是科學研究真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事情。世子想搞的有些東西,隻怕一個人窮一生之力都難以辦到。”蘇昊說道,他想起朱常津跟他說起電學的事情,以明代的技術背景。要實現蒸汽革命都很困難,更何況是電力革命。

李贄道:“窮一生難以辦到,那就用兩代人、三代人的時間去做。我們今天的學問,豈非前人一代代積累下來的?隻要有人開了這個頭,後麵的事情就好辦了。改之,從這個意義上說,你功在千秋啊。”

是嗎?蘇昊有些意外,又有些興奮的感覺。如果他所做的一切,能夠成為中國近代科技的啟蒙,那他那不枉這一趟穿越了。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西方科技與中國科技的差距還不算大,但在真實的曆史中,中國的科學技術沒有發展下去,而西方科技則日新月異,最終把中國科技甩出了很遠。

如果能夠借朱常津的力量。推動大明的科技進步,那麼再經過100年或者幾百年,中國的科技還會落在西方之後嗎?

蘇昊不允許自己再想象下去了,一切都順其自然吧。如果朱常津能夠保持現在的熱情,那麼也許真的能夠從這個科學院中迸發出無數科技的火花。但如果情況有變,那麼這場轟轟烈烈的科技革命就不過是一個二世祖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已,談不上對社會、對曆史有什麼貢獻。

如果蘇昊自己是一個王爺,他更願意親自去當這個科學院的院長,帶領一幹誌同道合的明代學者,攻克各種科學難關,建立起一套屬於大明原創的科學體係。但他知道,這是不現實的,他現在仍然算是人微言輕,如果他不能把朝廷交給他的差使辦好,那麼日後他就不要幻想有什麼發言權。

“李先生,科學院這件事情,就讓世子自己去琢磨吧,咱們還是專心解決汝寧府的事情為好。這些天,李先生潛心研究汝寧府的卷宗,應當理出一些頭緒來了吧?”蘇昊對李贄問道。

第288章盤根錯節

“汝寧的事情,老夫這些天看了些卷宗,倒是越看越覺得有味道了。”

聽蘇昊說起公事,李贄淡淡地笑著應道。

“此話怎講?”蘇昊問道。

李贄攤開一張畫得密密麻麻的大紙,對蘇昊說道:“改之,你來看,這是老夫與耕書這些天通過整理卷宗畫出來的豪強關係圖,從這張圖上看,汝寧各州縣的豪強和官員互相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把所有的線都連起來,真可謂是密如蛛網啊。”

李贄說的耕書,便是落魄舉人周汝員,這是周汝員的字。這些天,正是周汝員與李贄一道,閱讀了從汝寧府衙借來的各種案卷,從中剖析有關汝寧豪強地主盤剝百姓的脈絡。周汝員其人身居社會底層多年,對於民間的各種醜惡現象都非常了解,所以才能夠與李贄一道繪製出了這樣一幅關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