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豪輩出的矽穀,現在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你在30歲之前還沒有成為百萬富豪,那就沒有成為百萬富豪的可能了!"
據美國一家研究機構調查分析,全球百萬富豪的平均年齡已從30年前的62歲下降到目前的38歲。
麵對創業者日趨年輕化的浪潮,美國從去年1月開始實施"金融掃盲2001計劃",向中學生普及金融、投資、理財、營銷、商務等方麵的"超前教育",積極培養"未來的經理人。"
不當打工仔要當創業者
據美國巴布鬆學院的一項調查,在當今美國25歲至34歲年齡段的年輕人中,至少已有10%的人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美國著名商業顧問湯姆.彼得斯指出:"新的信息係統正在極大地減少中層管理位置,使得每個人現在都必須成為自覺的經理。"
美國企業協會理事卡倫.波曼認為:"自力更生的新理念造就了這一代不甘寂寞的年輕人。"
"自覺的經理"這一代人的獨立宣言是:不當打工仔,要當創業者!
他們最愛說的一個詞是:try(試)
他們的人生信條是:我準備、我必須、我能夠。
他們的生存方式是:去做、去參與、去體驗。
戴爾出生於一個牙醫家庭,牙醫是美國的"黃金職業",父母本來希望他大學畢業後也當醫生,但戴爾說:"我喜歡自己創業的過程,除了高科技,我不會幹別的。"
在德克薩斯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戴爾就從當地零售商那裏買來降價處理的ibm個人計算機,在宿舍改裝升級後再賣給同學。後來,他改裝的計算機不但在校園內走俏,連附近的一些小企業也來向他訂貨。
1984年,被創業的激情所鼓勵的戴爾和他的前輩比爾一樣,幹脆從大學退學,創辦了戴爾計算機公司。到他本應是大學畢業的那一年,當他的同學們開始四處求職的時候,他已成為一位年營業額達7000萬美元的老板。
1998年11月,戴爾計算機公司在廈門建立中國客戶服務中心。戴爾應邀到廈門大學演講時說:"與我當時創業年代相比,當今,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
"戴爾認為今天的機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其一,這是一個技術變革、思想變革相當活躍的年代。知識在當今企業中的分量越來越重,資金的需求相對減少,有利於創業起步。
其二,交易成本下降,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使成本幾乎降為零,因此創業成功機會更大。
其三,信息資源的廣泛運用和更多人分享,使得硬件的阻礙越來越少,重要的是要敢於嚐試,不怕失敗。
戴爾、比爾們成功的背後,是世界的巨變。信息革命的浪潮改變了人類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變了財富的增長方式。新一代富豪創業伊始,最重要的條件已經不是礦藏、土地、機器、廠房、資金,而是年輕人的智慧、夢想以及勇氣。
誰是中國的第三代富豪
中國的第一代百萬富豪是:起步於80年代初的那些街邊仔,擺小攤小販開始的個體戶;
中國的第二代百萬富豪是:起步於90年代初的那些"炒房地產"、"玩空手道"的儒商、官商。
然而—隨著中國的市場結構從短缺經濟進入買方市場、從暴利時代進入微利時代,那些練攤的個體戶紛紛感歎:如今的錢不好賺!
隨著中國的市場經濟從無序走向有序、從混沌走向成熟,那些"玩空手道"的儒商們也玩不轉了!
靠"腦體倒掛"和"皮包公司"而暴發的暴發戶神話的破滅,是中國改革開放20年來最偉大的曆史性進步。
那麼,誰是中國的第三代富豪
1998年10月,在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數字化風雲人物"排行榜上,中國搜狐公司總裁、34歲的張朝陽以400萬美元資產躋身第45位。
張朝陽於1981年從西安考入清華大學,1993年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在美國工作的時候,三十而立的張朝陽逐漸產生了回國創業的念頭。他當時的想法是:"希望自己能在一定的歲數以前做出關鍵的幾件事情來,否則這一輩子就完了."1998年2月,張朝陽終於在北京推出"中國的雅虎"--搜狐,建立了全球第一中文搜索網站。
張朝陽被譽為"矽穀版本的企業家",他是中國新一代富豪的典型代表,其特征是:高科技、低年齡。有記者曾問張朝陽:"你會成為中國首富嗎"他回答說:"希望會吧,不過還會有許多人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