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三:分類發送。每一個客戶都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即使是同一行業、同一市場的客戶具體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發短信時也需要注意分類發送。特別是對一些比較重要的客戶,一定要根據它們不同的狀況、不同的需求意向,分門別類(比如按行業、地區等),然後按類別發送短信。

法則四:因時因地發送。這一法則既體現了發送短信的個性化,也反映出短信發送的及時性。因時因地編寫發送短信,可以讓客戶“觸景生情”,可以讓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當你參加了某位不太熟悉的客戶的開業典禮後,應及時給客戶發送一條與開業典禮有關的祝願短信,如“開業大吉”“大展鴻圖”等,以加深客戶對自己的記憶。

法則五:重要的短信一定要親手寫。眼下,許多營銷員朋友發送給客戶的短信,多是從網上或其它地方“複製”來的,很少是自己的“原創”,對於客戶而言,這樣未免缺乏誠意。所以,針對一些重要客戶的重要短信,我們一定要自己親手寫,即使寫出來的內容不是特別生動感人,但讓客戶看了,起碼可以從中讀出我們的真誠。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法則六:轉發的短信要改寫。許多營銷員朋友喜歡轉發一些寫得特別生動感人的短信,而且原原本本地轉發,不加任何修改,甚至把一些不同行業的祝福短信在同一行業內的客戶中轉發,鬧出笑話自不必言,更重要的是如此做法,會讓客戶感覺我們缺乏真心祝福的誠意。

法則七:發短信時一定要掛上自己的名字。這是許多人包括營銷員朋友發短信的一個“通病”。假設當你費盡心思寫成了一條絕好的祝願短信,發給了非常適合的客戶,可是,卻不注上自己的名字,試想,客戶怎麼會知道你是張三還是李四!所以,發短信時,一定要注明自己是誰,有必要還要注明自己的單位或公司名稱。

法則八:要及時回信。不能及時回短信,也是營銷者進行短信營銷時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許多營銷人員自認為業務太忙無暇顧及,但豈不知,及時回複客戶的短信,也是一種自我真誠的表現,同時也是對客戶工作的一種支持和重視,這自然也會影響到客戶對自己的看法。

法則九:新客戶要在24小時內發短信。對於一個新客戶來說,由於初次交往,可能對我們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和太深的印象,這就需要我們在與他們開始結識的24小時內,連續發送短信,以強化他們對我們的印象,為能讓他們記住我們。否則,由於交往的時間不長,如果不通過短信加深對方印象的話,忙碌的客戶會容易把我們遺忘。

法則十:對新客戶應先發三條短信再電話聯係。對於新客戶,由於雙方認識還不夠深刻,隨即打電話不免有所唐突,但如果能在電話聯係前,發三條短信作為鋪墊,讓對方對自己有一個初步了解的過程,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前所述,這三條短信應盡量在認識後的24小時內發送,趁熱打鐵,加深印象。

法則十一:發短信一定要差異化,要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特點和喜怒哀樂,因此發送的短信一定要有差異化,因為有了差異化才有個性化,有了個性化才能讓客戶感受到對他的極大尊重。這一點與上麵所講的群發短信並不衝突,因為群發短信和差異化短信可以交叉並列使用,而且效果將會更好。

法則十二:寫短信時要感性,發短信時要理性。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直接關係著我們發短信的效果,不加注意,將會使發出去的短信可能適得其反。所謂感性,就是寫短信時,一定要充滿真摯的感情,寫出的文字要能傳遞這種感情;所謂理性,就是在發短信時,一定要慎重,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短信內容,采取不同的發送方式。

法則十三:短信語言要有個性化,要生動感人,情感表達要到位。我們知道,一條短信字數最多不過上百,那麼,如何以這麼短的信息來充分表達“所思所想”?同時,現在的短信息可謂泛濫成災,一個人每天可以收到十幾甚至幾十條短信,如果我們編寫的短信缺乏特色,不能打動人,客戶或許根本不會理睬,所以編寫的短信一定要突出個性,以生動精煉的語言把內心情感表達到位。

法則十四:儲備信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法則,因為通過儲備信息,可以大大提高短信的發送效率。當然,儲備信息時,一定要注意分類儲備,一般來說,有三類短信最受客戶歡迎:一是幽默類,這類短信一般應保存20條;二是成功勵誌、方法類,應保存30條;三是祈禱祝福類,應保存30條。通過這些信息儲存,建立一個龐大的“短信息資料庫”,以備隨時取用。當然,對於複製來的短信,在轉發時,一定要注意進行適當的改寫。

法則十五:對大客戶,應適時不間斷地發送短信。大客戶可謂我們營銷業務的“生命線”,與他們保持良好溝通關係到我們事業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