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哈特兄弟,嗯,就是那對雙胞胎飛機師及時伸出了援手,聯合了來接瑪格麗特的讓·皮埃爾·熱內在一堆的話筒跟問題當中拯救了瑪格麗特,一路充當暫時的保鏢,將這個被人圍攻的小可憐安全的送到了車上。
發動了車子離開機場之後幾個人才鬆了一口大氣,終於擺脫了這群可怕的記者們。
倒是瑪格麗特感到十分疑惑,《天使艾米麗》這部片子現在還沒有上映,為什麼這些記者們會對她這麼熱情?
這個問題得到了熱內的一個苦笑。
拜瑪格麗特所賜,這一版本的《天使艾米麗》在製作上麵因為得到了多方麵的讚助而更加精致仔細,再加上演員實在是將人物詮釋的太精彩,熱內在後期製作的過程中就忍不住興起了將電影在戛納電影節上麵進行首映的心思,而他的這種心思也得到了投資公司的認可,所以這部電影才會一直沒有上映而是直接拖到了現在。
別說搞藝術的人沒有商業頭腦,熱內絕對是一個在藝術上跟商業上都非常有腦子的導演。
如果《天使艾米麗》在戛納電影節上麵拿到了獎項的話勢必會增加影片的影響力。縱然沒有奧斯卡對影片票房的加持力度那麼大,但歐洲三大電影節上麵獲獎的影片也是從來都不愁賣的,區別在於賣出的價格有高有低而已,熱內就是打著拿獎讓電影賣出去的價格更高的主意。
更何況這片子的主演是奧斯卡影後,還是一個在商業電影上麵都非常有作為的影後,她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都很有影響力,沒見這部電影連配音都有好幾個版本嗎?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熱內早就將眼光瞄準了法國以外的市場。要是《天使艾米麗》在戛納上麵也能斬獲一個獎項的話這片子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北美都會賣出一個讓人十分滿意的高價。這種誘惑你讓一個有野心的導演怎麼抵抗?
但前提是獲獎!沒得獎的話《天使艾米麗》當然也會賣的不錯,但肯定沒有得獎之後的價格高,影響力也沒有拿到獎杯高。
戛納電影節近年來的商業化讓熱內本來十分有把握讓電影獲得一個主競賽單元的獎項,再加上本屆戛納的評審標準就是“感性重於知性”,還有什麼會比一個法國姑娘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孤僻內向的女孩兒變成一個收獲了愛情的姑娘更符合這個標準的嗎?
還真就有!那個澳大利亞的導演巴茲·魯赫曼帶來的《紅磨坊》給了熱內重重的一擊!
看完了預告片跟劇情介紹之後熱內差點兒沒掀桌子,媽蛋,這是來砸場子的吧?是吧?
同樣的色彩絢爛,在顏色上麵的運用登峰造極;同樣的風格複古,讓觀眾忍不住會沉迷於過去的時光之中;同樣的是關於愛情的電影……兩部電影簡直撞梗太多!
區別在於一個是愛情浪漫喜劇,另一個是愛情悲劇,他的電影裏麵女主角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愛情,魯赫曼的電影中女主角則是在找到自己的愛情之後掛掉了,為電影又蒙上了一層悲劇色彩。種種比較簡直讓熱內心塞的要命。
還好哈特兄弟,嗯,就是那對雙胞胎飛機師及時伸出了援手,聯合了來接瑪格麗特的讓·皮埃爾·熱內在一堆的話筒跟問題當中拯救了瑪格麗特,一路充當暫時的保鏢,將這個被人圍攻的小可憐安全的送到了車上。
發動了車子離開機場之後幾個人才鬆了一口大氣,終於擺脫了這群可怕的記者們。
倒是瑪格麗特感到十分疑惑,《天使艾米麗》這部片子現在還沒有上映,為什麼這些記者們會對她這麼熱情?
這個問題得到了熱內的一個苦笑。
拜瑪格麗特所賜,這一版本的《天使艾米麗》在製作上麵因為得到了多方麵的讚助而更加精致仔細,再加上演員實在是將人物詮釋的太精彩,熱內在後期製作的過程中就忍不住興起了將電影在戛納電影節上麵進行首映的心思,而他的這種心思也得到了投資公司的認可,所以這部電影才會一直沒有上映而是直接拖到了現在。
別說搞藝術的人沒有商業頭腦,熱內絕對是一個在藝術上跟商業上都非常有腦子的導演。
如果《天使艾米麗》在戛納電影節上麵拿到了獎項的話勢必會增加影片的影響力。縱然沒有奧斯卡對影片票房的加持力度那麼大,但歐洲三大電影節上麵獲獎的影片也是從來都不愁賣的,區別在於賣出的價格有高有低而已,熱內就是打著拿獎讓電影賣出去的價格更高的主意。
更何況這片子的主演是奧斯卡影後,還是一個在商業電影上麵都非常有作為的影後,她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都很有影響力,沒見這部電影連配音都有好幾個版本嗎?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熱內早就將眼光瞄準了法國以外的市場。要是《天使艾米麗》在戛納上麵也能斬獲一個獎項的話這片子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北美都會賣出一個讓人十分滿意的高價。這種誘惑你讓一個有野心的導演怎麼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