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1 章(2 / 2)

這位女士自己曾經說過她不喜歡過度表演,生怕自己的過度演繹會破壞電影,尤其是藝術電影的真實氛圍。

影評人們評價於佩爾的演技強大之處往往會這麼形容,“很多時候,我們在觀看伊莎貝爾·於佩爾演出的電影時往往覺得她的表演並沒有什麼亮眼之處,但電影表現出來的效果卻都很有說服力,無論是飾演楚楚可憐的女人還是變態的老太婆她都能讓人接受而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

歐洲演員一直有遵守真實感的自覺性,在這裏你很難找到十分外放或者是很誇張的表演方式。很多人在演繹的手法上麵都非常內斂,無論是伊莎貝爾·於佩爾還是凱瑟琳·德納芙都是這方麵的代表性人物。阿佳妮那種震撼式的演技在歐洲的常態中是種例外,可謂是少之又少,不能作為一個類別來談。

而於佩爾的這種表演方式則是讓瑪格麗特想起了電影史上那個很有名的效應,來自前蘇聯的電影導演列夫·庫裏肖夫。

他為演員莫茲尤辛拍了一個無表情的特寫鏡頭,並且將這個鏡頭分別和一盆湯、一口安放死者的棺材、一個小女孩的鏡頭並列剪輯在一起讓觀眾們觀看。結果這些人對演員的表演大為讚賞。他們認為分別莫茲尤辛很好的表現出了饑餓,悲傷及愉悅的感情。但實際上三組鏡頭中,莫茲尤辛臉部表情是一樣的,在不同的環境中觀眾會自發感受到演員傳遞出完全不同的心理活動。

在瑪格麗特看來,伊莎貝爾·於佩爾的演技跟那位莫茲尤辛的剪輯鏡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她麵無表情的表演時,與其說是她讓觀眾感受到了她的心理活動不如說是觀眾們自己腦補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人的思想中也有一千個腦補。

瑪格麗特沒覺得於佩爾的演技有什麼不好,但她在《鋼琴教師》中的表演確實讓她有點兒腦補不出來這位女士的精神病狀態,所以對這部電影興趣缺缺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而在瑪格麗特對著《鋼琴教師》打哈欠的時候,也有人在像她評論於佩爾在《鋼琴教師》中的演技那樣評論她的演技。

“當然是伊莎貝爾·於佩爾,她在《鋼琴教師》中完美詮釋了一個內心壓抑肉體也同樣壓抑的自毀型人格的女性,在表演上麵她完全值得這個最佳女演員的獎項。”夏洛特·甘斯布率先開口。

她支持於佩爾拿到這個獎項,並對這位前輩的演技大加讚美。

“嗤——”

桑德琳娜·基貝蘭發出了一聲短暫的嗤笑,“得了吧,《鋼琴教師》充其量也就是一部比較有深度和意義的情色片,我承認於佩爾的演技很好,但她真的有好到可以壓製別人的地步?”

敲敲桌子,桑德琳娜繼續開口,“看看《天使艾米麗》,這片子可比《鋼琴教師》強多了,從頭到尾看下來伊莎貝爾·於佩爾的表演讓我鬱悶的夠嗆,但卻沒辦法引起我在感情上麵的共鳴。可是瑪格麗特·簡卻能讓我跟著她一起哭一起笑,看完之後還會回憶我的初戀,兩者之間還用選擇嗎?明顯在感染力上麵她要高出於佩爾不少,我不覺得應該把最佳女演員給不如瑪格麗特·簡的伊莎貝爾·於佩爾。”

桑德琳娜的話很直接,沒有用什麼高大上的演技術語來分析瑪格麗特跟於佩爾在電影中的詮釋方式,而是用一種最簡單的方法來判斷演員好不好,雖然簡單粗暴,但確實有她的道理。

如果一個演員能夠讓觀眾的情緒跟著她走,並且在觀看電影的途中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去,那無疑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桑德琳娜的理論在這上麵完全站得住腳。

“其他人的想法呢?”見桑德琳娜跟·基貝蘭跟夏洛特·甘斯布之間針鋒相對,評審團的主席莉芙·厄爾曼環視了一圈兒,開口問道。

“我覺得Hsu Chi的表演很好,《千禧曼波》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我推薦她成為最佳女演員。”一直悶不吭聲的楊得昌突然開口。

作為Hsu Chi的同鄉,他當然要力挺自己人,更何況Hsu Chi的在《千禧曼波》中的表現確實很優秀,非常具有爆發力。在戛納獎項上麵,香港已經有了一個張曼玉,台灣也應該有個Hsu Chi。

“我倒是覺得日本的夏川結衣不錯,《距離》這部反應了日本國內邪.教的電影很有意思,夏川結衣的表演也很有力度,我推薦她。”來自突尼斯的導演Moufida Tlatli開口。

“瑪格麗特·簡吧,至少以她的長相來說,能夠讓人長時間的把目光放在她的演技和情緒上麵就是一種勝利,我並不覺得伊莎貝爾·於佩爾能夠做到這一點。”馬修·卡索維茨用了一個跟熱內同樣的理由來說服其他的評委們。

“更何況本屆電影節的評審標準本來就是感性重於知性,瑪格麗特·簡在這方麵確實是所有的候選人中最好的一個。”他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