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 番外:杜子清(2 / 3)

就是沒想到皇帝對齊王感情如此之深。

理解歸理解,可他還是同情柳姑娘。

直到後來皇後娘娘開口說話,杜子清才僵住了。

這,這……這分明是那位柳姑娘的聲音!

杜子清從未見過柳姑娘的真正相貌。他那日與其偶遇,借了對方五十兩銀子。可她戴著冪籬,風雖吹起輕紗的一角,他得以窺見她精巧的下巴,但並未看清全貌,也不敢盯著人家姑娘瞧。

不過對佳人的聲音,他印象極深,輕柔婉轉,如同天籟,是他聽過的最好聽的聲音。

他怔怔的,看其身形,聽其聲音,對方才的猜測有了八九分篤定。

原來竟是這樣啊……

他琢磨了很久,心裏大致有了數。想來是皇帝愛重柳姑娘,但考慮著來自太平縣的她身份不高,就讓她認了武安侯孟越為父,抬一抬她的身份。

理清了思緒的杜子清心裏空空的,一時說不上來究竟是失落多一些還是欣喜多一些。

——帝後大婚都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帝後和睦,且皇帝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一直身無二色。朝中曾有大臣建議皇帝廣納妃嬪,被皇帝拒絕,竟是要一心一意守著皇後娘娘過日子。

杜子清心裏的那點子綺念也早消散得差不多了。他甚至想過,如果他真娶了長著齊王的臉的柳姑娘,恐怕剛成親時,也會不適應。

這麼一想,他對皇帝生出了一些佩服。

輕輕歎一口氣,杜子清道:“忠叔,你放心,不該想的人和事,我不會想的。”

忠叔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暗鬆一口氣。他用袖子擦了擦並不存在的眼淚:“那你的婚事……”

“還得要忠叔多操心。”

忠叔輕哼一聲:“這事兒不是我操心就行的。”他心說,你先時直接拿著家產單子親自上門求親的勁頭哪兒去了?

杜子清道:“忠叔,你希望我早些娶妻,自然要勞煩你多操心一些。”

他若已經遇上可心的姑娘了,還用忠叔再操心麼?

忠叔氣鼓鼓的:“操心?我操心有什麼用?”

杜子清愣了愣:“實在不行,忠叔可以央了媒人……”

他話未說完,忠叔的眼中忽的迸發出光芒來:“我回去就請黃媒婆。”

“嗯?”杜子清被他這反應驚了一下,隨即笑了。請媒婆?真要請媒婆?

“少爺想娶什麼樣的姑娘?”忠叔巴巴地問。

杜子清無奈,又來了。他耐心答著:“婚事我不急,也不拘那姑娘家世如何,相貌怎樣。隻要人品性格好,能與我心靈相通就行。畢竟成了親就是一輩子……”

他是真的這樣想,婚事馬虎不得,是一輩子的事情。能遇上一個理解他,相信他,支持他的人,那是幸事。他長這麼大,也隻遇上了那麼一個姑娘毫無保留地相信他,支持他。

——當然,他從小到大,也沒見過幾個姑娘。

可惜他和那個姑娘命中沒有緣分,強求不得,他也不能強求。

忠叔嘿然一笑,不再說話。他心說,少爺說的看似很容易,家世相貌都不挑。可是按照少爺的要求去找,一點都不容易!

人品好性格好也就罷了,正常人家出來的姑娘,人品性格都不會差到哪裏去。但是,要與少爺心靈相通,這可真是挺難的了。

他們家少爺性子有些呆,又有些古怪。真要找個跟他心靈相通的姑娘麼?去哪裏找啊。

杜子清父母雙亡,又無親眷,也沒有能對他的婚姻大事說上話的長輩。他雖說要忠叔操心,可忠叔思來想後,發覺這事真的挺難的。

什麼時候,少爺能再看上一個姑娘就好了。而且,最好這姑娘是沒主兒的,相貌好,性子好,家世也不差的。如果能今年定下,今年就娶進門,明年生娃娃,那就更好了。

但是少爺整天忙忙碌碌,到哪裏結識姑娘去?

忠叔請了京城最有名的黃媒婆,借了黃媒婆手上的“百美圖。”——當然,所謂百美圖,並非是一百個美人的畫像,而是京城裏頭一百多位適齡姑娘的詳細信息。

忠叔悄悄翻了一頁,方家姑娘,年十六。父:方喜得。母:方王氏……

他越看越欣喜,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家少爺娶妻生子,幸福美滿。

“怎麼樣?可有合適的?”黃媒婆坐在黃花梨木椅子上,喝了一口杜府的香茶,笑嗬嗬地問著。

忠叔瞧瞧這個,看看那個,都好,都合適。深吸一口氣,他合上百美圖的冊子,輕聲道:“黃媒婆,你可是不大上心啊。我們家大人,年紀輕輕在朝為官,生的相貌堂堂。你也知道,杜家的家產可都是我們家大人的……他跟什麼樣的姑娘相配,黃媒婆心裏應該有數才是。”

放下茶杯,黃媒婆似笑非笑:“有數,當然有數。杜大人人品家世相貌,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就是月中的嫦娥,那也能娶得。”

咳嗽一聲,掩飾尷尬,忠叔笑笑:“月中嫦娥就算了。我們家大人並不是好美色的人。人品好,性格好,能心靈相通,一起過日子就好了。”

黃媒婆翹了翹小指,心說,不提心靈相通的話,這樣的姑娘,她在京城裏找出百兒八十個不成問題。

至於心靈相通,成親前倆人都不認識,自然不可能。但是婚後夫妻朝夕相對,要心靈相通,一點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