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目標有遠見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為他讓路。若想獲得成功,就一定需要長遠的眼光,要看著現在的潮流,估計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為未來投資。做生意要盈利、要發展,還要提放時時存在的商業風險。長期以來,李嘉誠始終堅持“穩健”投資的宗旨。
李嘉誠語錄:
與其到頭來收拾殘局,甚至做成蝕本生意,倒不如當時理智克製一些。
智慧闡述:
那些經過財富洗禮的人,很少有人沒有冒過險。李嘉誠也不例外,但是李嘉誠清更楚,哪些險可以冒,哪些險利潤再高也不能冒。在他生意越來越大以後,他更是固守不能為高利潤冒大風險的原則。
李嘉誠當初在歐洲諸國競爭到了多張3G(第二代移動電話)牌照。但是,不久,當3G如火如荼之時,和黃卻將手中的大量3G優良資產出售。
2000年8月,在倫敦的一家酒店客房裏,和記黃埔的董事總經理霍建寧身前攤著一劄文稿,他全神貫注地思考著上麵的數字:450億美元。這筆令人目眩的巨額資金是包括和記黃埔在內6家國際財團用來競投德國3G6份營業執照的,不一會兒,霍建寧的手機響了,打來電話的是李嘉誠,和記黃埔72歲的董事長。當時,香港的天氣正是山雨欲來,台風在摩天大廈間穿行呼嘯,身處大廈頂層的李嘉誠可以看到自己正處在電閃雷鳴的烏雲中。他給霍建寧發出指示:退出競投!接到指示,霍建寧退出德國的拍賣,並且將和記黃埔在德國電信執照中所持有的股份賣給了兩個合作夥伴:荷蘭KPNNV公司以及日本NTTDoCoMo公司。
分析員大聲疾呼,和記黃埔最後一刻退出,意味著它將失去建立遍及歐洲大陸的第三代移動電話網絡的機遇。有人因此奮起批評和記黃埔的投資政策,批評者指出,和記黃埔會因為這次失誤而喪失機會,無緣成為3G電信世界中舉足輕重的一員,而在這新一代電信世界中,最普及的高速互聯網工具將是移動電話。
從當時的背景來看,眾人對這一事件的反應如此激烈是很自然的。因為僅在一年半以前,和記黃埔在3G業務方麵雄心勃勃。其麾下有許多市值很高的第二代移動電話(2G)運營商,如美國的聲流公司(VoicesTream),英國的Orange公司,這些公司都有可能成為3G業務的執牛耳者。而且李嘉誠與霍建寧也已擬定各種計劃,準備在法國、比利時、瑞典和瑞士的3G營業執照的拍賣中一拚高下。然而,和記黃埔從德國突然退出,可能預示著這些計劃將撤銷,或者至少會將規模縮小。因此,這個決定在當時激起了種種疑問。《紐約時報》載文發問:“超人(香港人對李嘉誠的昵稱)失去威力了嗎?”
按照李嘉誠的“好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好”這一指導思想,李嘉誠已經從火爆的股市上看到了泡沫的成分有多大,李嘉誠決定先退一步,再伺機做更多的業務拓展。也許是為了應驗李嘉誠的投資退出正確與否,自從那一刻起,業界對在3G營業執照上花費的巨額資金疑慮重重。電信股的價格波動反映出人們的這一焦慮。德國電信的股價在過去9個月中猛然下挫了60%;法國電信下跌了40%;英國電話也下降了45%。這三家公司都在3G業務上投入了巨額資金。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和記黃埔的股價隻下跌了20%,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嘉誠與霍建寧售出了所持有的電信股,而不是買人。和記黃埔留下的是210萬名用戶,140萬人在香港,其餘的分布在印度、以色列等市場中。正如霍建寧所說的那樣:“我們事後發現,投資者滿意公司從德國市場退出的舉動。”股價下跌20%並不代表投資者個個都是歡天喜地;不過,由於減少了更大的損失,所以也值得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