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運籌帷幄,準備好再去做(1 / 2)

李嘉誠語錄:

我凡事必有充分的準備然後才去做。一向以來,做生意處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說天氣很好,但我常常問我自己,如5分鍾後宣布有台風,我會怎樣,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這種心理準備。

智慧闡述:

在李嘉誠還沒有正式入市房地產行業之前,香港房地產行業有人就有了賣樓花的絕好先例。比如,祖籍廣東番禺的霍英東於1954年首創賣樓花的銷售高招。所謂賣樓花,就是一反原來地產商整幢售房或據以出租的做法,在樓宇尚未興建之前,就將其分層分單位(單元)預售,得到預付款就動工興建。賣家用買家的錢建樓,地產商還可將地皮和未完成的物業拿到銀行按揭(抵押貸款),可謂是一箭雙雕。銀行的按揭製日益完善。用戶隻要付得起樓價的10%或20%的首期,就可以把所買的樓宇向銀行按揭。銀行接受該樓宇作抵押,將樓價餘下的未付部分付給地產商,然後,收取買樓宇者在未來若幹年內按月向該銀行付還貸款的本息。無疑,銀行承擔了主要風險。霍英東售樓花的創舉可以加速樓宇銷售,加快資金回籠,彌補地產商的資金不足。因此,急功近利的地產商紛紛效尤,蔚然成風。

李嘉誠雖然經過長期醞釀分析,吃準了房地產業的樂觀前景,但他仍采取謹慎入市、穩健發展的方針。在當時,房地產還不像今天這麼熱門,一般的大商人大多數都分布在金融、航運、地產、貿易、零售、能源、工業等諸多行業,房地產還不是任人看好的行業,但是也絕非是冷門。房地產已經成行成市,個中好手已在其中創出了許多新意。就如上述的賣樓花案例。

賣樓花在當時的地產行業有很好的發展途徑,李嘉誠雖然是個房地產業的新手,但也絕對不會跟這些跟風的地產商一樣缺乏應有的冷靜頭腦。他從物業入手。後來,他這一做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據港府公布的統計數據,1959年港府拍賣市區土地平均價為:工業用地每平方米104?85港元;商廈、寫字樓、娛樂場等非工業用地1668?44港元;住宅用地每平方米164?75港元。而到1980年,這三類拍賣地價分別狂升為每平方米29549?03港元、124379?06港元、13728?30港元。升幅分別為280?8倍、73?5倍、82?2倍。地升樓貴,李嘉誠後來真可謂是“坐享其利”。他擁有大批物業樓宇,儲備了大量土地,逐漸成為香港數一數二的地主。當然這已是後話。

之前,李嘉誠就認為,地產的利益與銀行休戚相關;地產業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銀行。真可謂唇亡齒寒,一損俱損,所以過多地依賴銀行,並不一定就是好事。根據高利潤與高風險同在的簡單道理,按照謹慎入市,穩健發展的總原則,李嘉誠製訂方略:

(1)資金再緊,寧可少建或不建,也不賣樓花以加速建房進度。

(2)盡量不向銀行抵押貸款,或會同銀行向用戶提供按揭。

(3)不牟暴利,物業隻租不售。

李嘉誠認為,收租物業,雖不可能像發展物業(建樓、賣樓)那樣牟取暴利,卻有穩定的租金收入,而且物業將逐漸增值,時間愈往後移,其效益就愈能顯現出來。隻要物業在,就是永久的聚寶盆。

針對李嘉誠這一謹慎入市的做法,許多人都認為保守。但是,一切就等事實來證明。1961年6月,潮籍銀行家廖寶珊的廖創興銀行發生擠提風潮,證實了李嘉誠穩健策略的正確性。廖寶珊是當時的“西環地產之王”,他在西環大量購買地皮興建樓宇,並在中環德輔道西興建廖創興銀行大廈。為了高速發展地產,他幾乎將全部的存戶存款掏盡,終於引發了存戶擠提風潮。這次擠提風潮,令廖寶珊在情急之中突發腦溢血而身亡。廖寶珊是青年李嘉誠深為敬重的潮商中的成功人士,這次變故,使李嘉誠更進一步意識到了地產業與銀行業的風險。然而,許多地產業和銀行界人士仍未對此產生足夠的重視。後來,銀行真正危及到了房地產業,引發了一次房地產危機。由於李嘉誠事先預見,避免了這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