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大明雄師入朝鮮(2 / 3)

柳成龍臉上掠過一絲委屈,隻得漲紅了麵龐,低下頭急忙應道:“是……是……是……大王訓斥得是!微臣返回義州城後便立刻擬詔任命李舜臣為全國水師元帥……”

“柳大人……”李如鬆聽了他這番表態,這才緩和了臉色,進言說道,“本提督希望您能在所擬的詔書中添上這樣的內容:如今天朝神兵已臨,萬望李舜臣勇率水師、奮威出擊,阻斷倭虜水路,配合大明天兵共殲倭虜!您看,這妥不妥當呢?”

“妥當!妥當!”柳成龍連聲答道,“我朝鮮上下必與天朝神兵同心協力,聯手共殲倭虜!”

李昖也鄭重地向李如鬆二人說道:“李提督、宋經略,自今而後我朝鮮上下每一位將臣、每一員士卒,你們均可自由調遣,小王必會全力支持、毫無異議!”

宋應昌和李如鬆聽罷,這才有些滿意地點了點頭。

在義州城外的明兵中軍大帳裏,李如鬆和宋應昌在虎皮椅上並肩而坐。征倭諸將一個個意氣昂揚,在帳下肅然而立,恭敬聽令。

宋應昌向李如鬆看了一眼,示了示意。李如鬆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宋應昌開口了:“各位征倭將士,本經略今日有言在先,就請諸位聽明白了:自我征倭大軍進入朝鮮境內起,本經略就專履備倭事宜,在今日便搬出軍中,到義州城經略府居住。本經略的全部事務,就是為諸位征倭將士備糧、備械、備餉。大家有什麼難處,盡管來找本經略,本經略決不推搪!”

說到這裏,他又深切地看了李如鬆一眼,緩緩說道:“同時,本經略今天在這裏就當著諸位將士們公開宣布:今後東征之役中所有的軍政大事和指揮決斷之權,一並由李提督執掌。他有陛下親賜的尚方寶劍和皇命旗牌,代君征倭。諸位將士一定要與他同心協力共建奇功!”

“屬下明白!”帳下將領齊齊躬身應道,“提督大人代君東征,大明三軍唯命是從,屬下等自當效犬馬之勞。”

宋應昌這才微微笑了,轉身伸手請李如鬆。李如鬆也就當仁不讓,走上前來,肅然道:“本提督在此多謝宋大人和各位將士們的全力支持了。如今征倭事急,本提督也就不再多說什麼廢話了。現在就開始和大家商討征倭事宜。”

他說到這裏,轉頭向宋應昌道:“對了,宋大人,您今天回義州城時,請從朝鮮國調撥一支尚堪一戰的勁旅過來,同時要他們派來一個對倭事經驗比較豐富的將領,作為我朝此次東征先鋒大軍的助手。”

宋應昌微一沉吟道:“行!此事就交由本經略去辦!”

李如鬆用充滿謝意的目光看了宋應昌一眼,深深地點了點頭。然後,他朗聲吩咐道:“李參軍,您將平壤城軍事地形圖擺將上來!李如梅,你且去請朝鮮李溢元帥移駕過來!”

“是!”李如鬆的五弟李如梅應了一聲,便出帳而去。

參軍李應軾則動作麻利地將一幅寬大的平壤城軍事地形圖在帳中書案上平平整整地放好。

“李溢元帥?提督大人請這個朝鮮人過來幹什麼?”帳下諸位明將都有些不解,不禁竊竊私語起來。

李如鬆卻恍若未聞,整了整自己的衣甲,和宋應昌一道走下來,徑自到大帳門口處迎接李溢。

過不多時,隻聽得腳步聲“篤篤”而近,蒼髯銀發、一身戎裝的李溢由李如梅引領著,大步走了進來——一見到李如鬆、宋應昌等大明督帥竟在帳門口邊恭候而立,他怔了一怔,微微動容:“李提督、宋大人,您們……您們這是……”

“李溢元帥您是朝鮮身經百戰的前輩,通曉朝、倭雙方之軍情,我等晚輩理應恭迎請教!”李如鬆真誠地說道,“請——李元帥請入內上座!”

李溢有些激動地搓著雙手,急忙推辭了一番,最後實在架不住他們的恭勸,隻得勉為其難地到帳中帥案右側的杌子上去坐了。

“李元帥,這張是平壤全城軍事地形帛圖。”李如鬆走到書案之前,指著那幅帛圖,向李溢恭然而道,“李某和麾下眾將在此懇請您不吝指教,幫助我們一舉討平倭寇!”

“這……這如何使得?”李溢一聽,驚得從杌子上幾乎跳了起來,“李提督您真是取笑老夫了!老夫身為敗軍之將,曾經喪師辱國、無能之極,豈敢在諸位天朝將軍麵前談兵論計?”

“李元帥!您是朝鮮一國三軍之主帥,自是對朝鮮全境形勝要塞了如指掌。”李如鬆仍是謙恭地說道,“您就不要再推辭了——我等正等著洗耳恭聽您的高見哪!”

宋應昌也微微含笑而勸:“李元帥,您乃朝鮮一代名將,最是熟悉平壤城內外的地形要塞了——我大明諸將不向您來討教,卻又向誰討去?”

李溢擺手搖頭地謙辭了半晌,最後慨然而道:“唉……誠蒙李提督、宋大人和諸位將軍如此看重,老夫實是汗顏哪!這樣吧,老夫也就厚起臉皮將自己所知道的平壤城內外一切情形都向你們傾囊相告——屆時,你們再笑老夫的粗愚淺陋吧!”

說完,他身形一起,走到那書案之前,從李應軾手中接過一柄細長銅尺來,指著那平壤全城軍事地形帛圖上的圖標線條,便侃侃而談:

“鄙邦的平壤城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城牆高達五六丈,易守難攻,險要之極。該城共有八道城門:東麵有大同、長慶二門,南麵有含毯、朱雀二門,西麵有大西、小西二門,北麵有七星、玄武二門。而且,它北靠牡丹峰,西枕蒼光山,東傍大同江,三麵據險,委實難以硬攻……”

“那麼,它的南麵呢?”李應軾插問了一句進來。

李溢聽了,臉上微微一笑,拿手中銅尺指點著那帛圖上平壤城的南麵,繼續講道:“不錯,李參軍——乍一瞧這平壤城的南牆之外地勢平坦,似乎是無險可據:但南城的牆垛最厚、城門最堅,而且門外的地勢雖然看似平坦但實際上不夠開闊,根本鋪不開太多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