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火焰起 “坑儒”怨聲高(3 / 3)

鹹陽“諸生”,顯然是大騙子侯生、盧生的同行。在秦廷獄吏嚴刑拷打之下,這些人為減免自己罪過,互相攀引揭發、編造誣告,最終一份大名單擺到了始皇帝麵前。餘恨難消,嬴政親自勾決四百六十多人,下令在鹹陽活埋,以儆效尤。

不知是誤讀,還是有意曲解,從前言後語中就可以發現,司馬遷所講秦始皇活埋的四百多個方士騙子徒眾,雖然以“諸生”稱之,顯然他們不是“儒生”,而是方士的門徒。為此,始皇帝的心急打假、殺騙子,日後也成為他摧殘文化的一大鐵證。

當然,接讀下文,字裏行間,從秦始皇長子扶蘇的嘴裏,似乎聽得出那些被活埋的人和儒家有些關係——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每天煉丹、變戲法、搞仙方和忙於觀星、看相、占卜的方士諸生,忽然在司馬遷筆下成了公子扶蘇口中“皆誦法孔子”的一類人。我們今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確實是這句話成了秦始皇“坑儒”的“證據”。

再細細琢磨,扶蘇的話前言不搭後語。按理說,這位皇子如果勸諫老爸,應該先從騙老爸吃大力丸最後又逃跑的那兩個方士談起,可他卻突如其來地扯到被活埋的“諸生”,掰扯這些大騙子的生徒都是誦讀和師法孔子之說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坑儒”這事兒,從邏輯推,也推不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方士盧生、侯生,有名有姓有相貌特征,想逃脫秦朝法網非常困難。但曆史上,他們就忽然消失無蹤了,根本沒有受到始皇帝的製裁。而被始皇帝在侯生、盧生逃跑事件發生後指名道姓斥責的徐福,如果當時他的學生和學徒都被活埋了,從“連坐”角度看,他也跑不了,肯定要被活埋、腰斬或者具“五刑”。但這老哥毫發未損,依舊逍遙法外。第二年秦始皇巡遊天下、尋找仙方的時候,徐福還在自己洞天福地的老巢琅玡台上和始皇帝親切會麵,又從這個天下最大的“苦主兒”手裏騙了一大筆金銀珠寶。

從徐福的遭遇看,所謂“坑儒”事件,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坑儒”事件,應為後世、特別是兩漢儒臣編造而成,主要是為了配合秦始皇的焚書事件。

而且,司馬遷《史記》以前的所有文獻,都沒有“坑儒”的記載。漢文帝時代的政論大家賈誼對秦始皇暴政有專門翔實的論述,說過焚書,但對於比燒書要嚴重得多的大埋活人事件“坑儒”,卻隻字未提。包括後來的文學王爺淮南王劉安所編的《淮南子》,以及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的大作《春秋繁露》,也從未涉及秦始皇的坑儒事件。

司馬遷《史記》中所言及“坑方士”事件,更有可能是從《說苑·反質》中一條類似小說的野史傳聞中得到啟發。根據這條野史的描述,逃跑的侯生被抓後,還挺大義凜然,敢於當麵斥責秦始皇的暴虐,洋洋數百言,寧死不屈……

為了敘述生動,司馬遷很有可能把秦始皇活埋術士放進書裏。而《史記》中所謂扶蘇勸諫中出現的儒生形象,就很可能不是他寫作的初衷了。而且,我們這位太史公之所以非常戲劇性描寫秦始皇受術士欺騙的情節,也不是空穴來風。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史學家,其實都愛搞影射——司馬遷當時的“頂頭上司”漢武帝,也正五迷三道,天天和一幫方士騙子混在一起,整日幻想自己能得道升天、長生不老……

到了光武中興後的東漢,儒士衛宏也愛編故事,實地考察驗證一番,他把始皇陵南麵的驪山坑穀作為坑儒大戲的發生地點——大家看啊,“坑儒穀”有了,被活埋人數也從四百多上升到七百多了,連地點、人物、受難者詳細身份都做實了。細節添加的目的,就是使得秦始皇的“罪行”證據確鑿,故事也栩栩如生。而且,繼之而後的班彪、班固父子和女史學家曹大家(家,此處讀音為gū。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在撰寫漢書的時候更目的鮮明,大書特書始皇帝暴政,萃取出秦始皇“燔書坑儒”四個字,並寫於《漢書·地理誌》中。從此,經過日後演變,就固定為“焚書坑儒”並作為一個專有文化名詞留存下來。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史記》原文沒有這段,乃後世儒生掐頭去尾硬塞進去的內容,目的就在於彰顯秦始皇的“坑儒”。

古書造假,一點也不奇怪,時下版本的《史記》,乃東漢明帝時代版本。難免有官方史學家和儒生心領神會,出於這樣那樣的目的,在書裏麵塞入自己的私貨。所以,他們刪改司馬遷的文章,一點也不稀奇。

秦始皇暴虐嗎?很暴虐。

秦始皇變態嗎?很變態。

秦始皇窮奢極欲嗎?真的很窮奢極欲。

但有些事情,比如“坑儒”,他應該沒有做過,我們也不能人雲亦雲,以此證明他的壞、他的惡。

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君王,秦始皇是偉大的;但作為專製主義至上的帝王,他對於多元文化有天然的恐懼,秦始皇無疑又是狹隘的。

在司馬遷所有著作中,除了借扶蘇之口說那些被殺的人“皆誦法孔子”外,司馬遷再沒有寫過秦始皇“坑儒”這件事兒。而在《史記·儒林列傳》中,他還講明了秦始皇活埋的是方士(術士):“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

如果我們以當時人的眼光看待侯生、盧生這些高級騙子,他們大吃大喝,把始皇帝騙得如癡如醉,跑之前還把皇帝誹謗一頓,以秦法之嚴,殺掉一些騙子們的徒子徒孫,其實還真不是特別過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