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位,知道這位是誰了吧,龍老二呀,龍神,能讓塌房砸著?你信嗎?擱著誰也不信啊,隻能說“你們不給我修房,我就不在這兒住了,你們還想用夏河的水澆地呀,沒門兒”。“再就是試試倪有富的心眼,看這人心地怎麼樣”。

一個多時辰就到了小駱莊,小駱莊村西把口頭一家就是倪有富的舅舅家,三進宅院,小門樓,旁邊是走車的大門,一進院是大表哥孫喜春四口居住,二進院是二表哥孫喜旺三口居住,後院才是舅舅、舅媽和未出閣表妹的住處,院外地裏有一口澆園的井,院裏胡同道的把角有一口家人吃用的水井,井旁有一座三尺見方的五仙廟。

倪有富的舅舅孫木林,也是個迷信之人,什麼都信,信佛、信神、信仙、信道,就連走街串巷算卦的瞎子說的話都信,孫木林為人善良,樂善好施,誰家有個災難都伸把手,村裏人稱孫善人。

外甥來了,還帶來一位受了傷的“且”(qie,北方對家裏來遠方的親戚或客人的統稱),能不好好招待嗎,待有富說明青衫老人的情況後,孫木林輕歎一聲“可憐”,慨然說道:“這位大叔,您要不嫌我這兒窄吧,就在我這兒養傷吧,等好了,想回西大洋,我套車送你去”。

在孫木林殷切、真誠的挽留下,龍老二留下來了,他一來是被孫木林的真誠所感動,二來是相中了孫家院裏、院外的兩口井和院裏的五仙廟,水陸兩處都可棲身。

過了五月端五,天,開始旱起來,地裏的禾苗已尺許高,正是要水的時候,沒有水今年能有收成嗎?唐河的水沒有了,夏河的水也幹枯了,老龍窩已現出八丈方圓、深不見底的黑窟窿,百龍泉就更不用說了,站在“八虎抬轎”的橋上看,五裏方圓遍布臉盆、碗口大小的泉眼洞。

話說倪老太爺在地動之後,在兩個兒子的攙扶下到了龍王廟,看到的盡是殘垣斷壁,經過一宿的地動、狂風暴雨的衝刷,更是滿目淒涼,倪老太爺灰心之極,“唉,龍王爺真的顯靈啦,這是報應啊”,但還得打起精神收拾這個爛攤子,他先過去安撫了張靈瓏師徒,又讓工頭帶人清理現場。

回去之後,又招集了鄉紳、各村理事計議重建龍王廟的事宜,由於耗資太大,鄉紳們都默不做聲,倪老太爺生氣的說:“就是沒按龍王爺所示,才出了這麼大的事兒,這回說什麼也要重建龍王廟,我出三千大洋,先把龍王廟的主殿蓋起來,你們出多少自己定吧”,大家一看村正發了脾氣,才勉強有人響應,有出三百的,有出五百的,有出一千的,總算湊足了一萬大洋,擇日開了工。

從龍王廟在狂風暴雨、地動之中塌了以後,百姓們就一直惴惴不安,端午節後天旱的地裏裂了縫兒,莊稼打了蔫,謠言四起,傳說紛紛,百姓們怨聲載道,說有人得罪了龍王爺,龍王爺八成是生氣搬走啦,怎麼也沒人出麵管呐。倪老太爺本來心情就不好,當初要按龍王爺夢中所示,重修龍王廟,何至於到如此情景,氣歸氣,做為村正,眼下再不出麵,就沒法和鄉親們交待了。

於是,率鄉紳、理事及各村百姓到正在施工的龍王廟去求雨,在破敗的龍王廟山門前的廣場上,三牲六畜、四季鮮果擺了一長條案,大太陽底下跪滿了人,三通請龍鼓之後,嫋嫋香煙繚繞,黃表紙的告文燒了一張又一張,天空還是一絲雲彩也沒有,沒辦法,明天再來吧。

先不說倪老太爺率鄉紳、理事及各村百姓,天天去龍王廟求雨能不能求下雨來。還是說小駱莊吧,同樣的旱情,但小駱莊卻是另一番景象,禾苗茁壯、作物盎然,一派生機勃勃,更特別的是家家的水井、園井都見了底兒,但孫木林家的兩口井卻水源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