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曆史早已告訴我們,朱元璋根本沒有親自去請過劉伯溫。而真實的曆史也告訴我們,後期朱元璋和劉伯溫的博弈,總是以劉伯溫無可奈何的失敗而告終。可在民間,朱元璋在劉伯溫的智慧麵前,總是無可奈何,“朱元璋三試劉伯溫”的傳說就是典型。

這個傳說是這樣開始的,有一天,朱元璋和劉伯溫下棋,即將要輸時,他轉移視線,問劉伯溫:“聽說先生您過目不忘,一部天文書看過一遍就能倒背如流,可是真的?”

劉伯溫告訴他,有這樣的事。當年進京趕考時,在大都城裏遇到個書販,書販手裏有本天文書,自己看過一遍,就已背得滾瓜爛熟。

朱元璋就離開棋盤,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司馬遷的《史記》來,問劉伯溫能背否。劉伯溫回答:“我從小就看過,當然能背。”說完就環掃朱元璋的書架,說,“這些書都在我的肚子裏。”

朱元璋認為劉伯溫有吹牛的嫌疑,就順手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來,要劉伯溫背誦,劉伯溫看了看書名,張口就背誦,朱元璋像個校對員一樣,校對了幾頁後,劉伯溫果然一字不差。朱元璋讚歎不已。

兩人回到棋盤,朱元璋又問劉伯溫:“聽說先生的對聯水平也很高,我有一上聯,”指著牆上一副《采樵圖》出上聯,“此木為柴山山出。”

劉伯溫不假思索地對出下聯:“因火成煙夕夕多。”

朱元璋又指了牆壁上一幅《千裏江山圖》,出上聯道:“千裏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

劉伯溫看了看棋盤,馬上就對出下聯:“日月成明,明德明義明賢君。”

朱元璋再出上聯:“天為棋盤,星為子,何人能下?”

劉伯溫應對:“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敢彈?”

朱元璋聽到這樣的讚譽,心花怒放。劉伯溫請求出去方便一下,回來後,看到棋盤旁邊有個碗,上麵蓋了一張布。這是他出去後,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燒餅。

朱元璋問他:“你知道這碗裏是什麼嗎?”

這可不是才學能解決的問題,而近乎巫術了。劉伯溫掐指一算,說:“圓圓日,圓圓月,金龍咬一缺。”

朱元璋稱讚他:“一點不錯啊,據說薑子牙能算出周朝八百年天下,先生能不能算算我大明天下多少年?”

劉伯溫沉思了一會兒,回答:“八百嫌少,三百嫌多。”

朱元璋不明白。劉伯溫就解釋道:“江山的長久與短暫,是民心決定的。隻要您以民為本,立出法度,世代遵循,何愁大明江山不傳之萬代?所以說‘八百嫌少’。”

朱元璋點了點頭。他沒有問“三百嫌多”。

後來明帝國傳了276年,民間就認為,劉伯溫早已算出大明的氣數了。

朱元璋和劉伯溫最精彩的傳說應該是劉伯溫逃脫朱元璋魔爪的傳說。

傳說有一年春天,朱元璋帶文武百官到南京城外的長江邊遊玩。他看到巨龍般的長江滾滾東去,又見江岸邊的燕子磯若鋼澆鐵鑄般屹立,忽然詩興大發,脫口吟了一句:“燕子磯兮一秤砣。”然後就卡住了。他環視眾人,突然看到大家都在竊笑。那些武將都在小聲議論:“這哪裏叫詩,連打油詩都算不上。”朱元璋正在尷尬時,劉伯溫站出來說:“把燕子磯比作秤砣,其實這是挺好的一句詩,我可以續下去。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杆又如何。天邊彎月是掛鉤,稱我江山有幾多?”

劉伯溫一吟罷,群臣就叫起“好”來。朱元璋的臉上實在掛不住了,他認為這些文武百官根本不重視自己,自己的權威不牢固,所以決定把他們都殺掉。一個一個地殺,太麻煩,索性來個一窩端。

幾天後,朱元璋下令修建慶功樓,對外宣稱慶功樓是他和功臣們飲酒作樂的娛樂會所。當慶功樓修建完畢後,他邀請所有的功臣到樓上去。就在這之前,劉伯溫夜觀天象,發現了朱元璋要火燒慶功樓,把那些功臣們當成燒烤。去慶功樓的前一天,劉伯溫在大街上騎著馬飛馳,以前他從來沒有這樣的舉止,正當大家奇怪時,劉伯溫突然一個不穩,從馬上摔了下來。被抬回家後,朱元璋叫禦醫去查看,禦醫說,劉伯溫至少要臥床休息三天。朱元璋心想,那就過幾天再殺你,讓你多活幾天。

當天夜裏,劉伯溫忍痛逃出了南京城。而正如他所預測的那樣,第二天,朱元璋在大家喝得正歡時,偷偷下了樓,命人點起了火。那些功臣像兔子一樣被燒死了。

當朱元璋聽說劉伯溫逃跑後,心驚膽戰,好幾個晚上睡不著。因為劉伯溫神機妙算,如果把這一技能用到朱元璋身上,那可是天大的厄運。

正是因此,朱元璋帶著他最能打的衛士多次到各地微服私訪,目的就是要找到劉伯溫。

他找劉伯溫是大海撈針,但劉伯溫對他的行蹤卻是了如指掌。有一次,朱元璋到北方一座城市去尋找劉伯溫,在山道上遇到大雨,所以匆忙躲到了一棵樹下,大雨絲毫沒有停的意思,電閃雷鳴,朱元璋擔心自己被雷劈了,蜷縮在樹下直發抖。就在這時,一個年輕人身披蓑衣頭戴鬥笠,手中還拿著一把傘,向他走來。走到跟前,向朱元璋施禮,朱元璋內心發虛,問道:“難道你認識我?”

年輕人搖頭,說:“不認識。我隻知道這裏有人需要傘,所以就送來了。”

朱元璋奇怪地問:“你如何知道?”

年輕人不回答,隻是說:“我家就在附近,到家裏換件衣服吧。”

朱元璋雖然心裏犯嘀咕,可樹下的確不安全,所以隻好跟著年輕人走。到了年輕人的家,朱元璋換了衣服,吃了不錯的飯菜,由於趕路困倦,所以倒頭就睡了。

第二天清晨,陽光燦爛,朱元璋出門看到一道彩虹橫跨天際,詩性又發作了,吟了兩句詩:“誰把青紅線兩條,和風甘雨係天腰。”但下麵兩句不見了,這說明他又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