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沒有說話,調轉馬頭回營了。

第二天,兩人又來到同一個地方,徐達又讚歎:“真是好地方!”

劉伯溫還是個悶葫蘆,看了一會兒,就回營了。

第三天,兩人還是來到那個地方,徐達這次大聲地喊起來:“先生,這真是個好地方啊!”

劉伯溫仍然一聲不吭,這讓徐達疑惑不解,於是問劉伯溫:“為何先生您一句話都不講?”

劉伯溫淡淡地說了一句:“為何?為了大明江山,還為了你。”

徐達更是大迷惑了,劉伯溫開始指點起江山來:“徐元帥請看,北邊燕山連綿,南邊渤海漫天,在此築起雄關,那就是鐵桶江山,蒼蠅都飛不進來。”

徐達說:“是啊,我也說這是個好地方,但不知先生您想修建個什麼樣的城池?”

劉伯溫侃侃而談:“它一定是當今天下邊塞中的第一大城,要城連城、城套城、樓對樓、樓望樓,此城隻在天上有,人間不得聞。”

徐達拍手稱快,但他疑惑未解,問劉伯溫:“先生此舉是為了大明江山,那‘為了我’是什麼意思?”

劉伯溫就指著那片無邊際的空地說:“這裏不但是個好戰場,還是個好居處。土地是那麼肥沃,氣候是那麼溫和,簡直是北方小江南。”

徐達聽明白了,這是想讓他搬家到這裏。但當時,他還沒有這樣的想法。兩人畫了工程圖,招人開始了築城,兩年後,順利完工。他們帶著實景圖回到南京,見朱元璋。

朱元璋對這座城池非常滿意,於是給起名為“山海關”。這件事不久,有一天,徐達正在家裏吃肉,劉伯溫來拜訪。徐達急忙迎接,劉伯溫不落座,就說,自己該走了。

徐達以為劉伯溫還要出差,但劉伯溫告訴他,自己要去雲遊四海了。

徐達又是大惑不解,說:“我們千辛萬苦幫皇上創建了這份家業,如今正是享福的時候,您怎麼就走了呢?”

劉伯溫說:“此時不走,恐怕再也走不了了。”

徐達驚駭地張大嘴巴,劉伯溫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皇上是個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人,你以後一定要小心。”

徐達知道劉伯溫能掐會算,他這樣說,必然有他的道理,一想到劉伯溫的話將成事實,就驚慌起來。他說:“先生你讓我多加小心,我該怎麼小心啊?”

劉伯溫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說:“八個字——盡忠為國,緊跟萬歲。”

徐達如墜五裏霧中,劉伯溫早已飄出他的家門,不見了。

劉伯溫走後不久,徐達突然接到聖旨,要他第二天到新建的慶功樓上與皇上開懷暢飲。徐達心中一動,問傳聖旨的人,皇上都請了誰。傳旨的太監告訴他,一席全是功勳,沒有別人。

徐達大叫一聲:“難道皇上這是要連窩端了我們嗎?”

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房間裏轉悠。突然想到了劉伯溫留下的那八個字,心裏就有了主意。

第二天,所有功臣都上了慶功樓,朱元璋讓大家盡情暢飲,不必拘泥君臣之禮。這些功臣們本來都是土匪出身,看到酒肉就如餓狼,又聽皇上說可以盡情,所以全都敞開懷,大喝大吃起來。

朱元璋卻一口酒都不喝,當他看到群臣都喝得神魂顛倒後,突然捂著肚子說:“啊呀,我的腸炎犯了,要趕緊回宮吃藥,你們繼續喝。”

說完,轉身就下了樓。

徐達從桌子後跳了出來,跟著朱元璋下了樓。徐達隻喝了一點,這場飯局,他心驚膽戰,時刻注意著朱元璋的一舉一動。

朱元璋到了樓下,回頭一望,看到徐達跟了出來,不禁惱火,命令徐達:“你給我進去。”

徐達知道,慶功樓現在已成地獄,他既然出來了,無論如何都不會再回去。他跪下說:“皇上,我要緊跟您左右。”

朱元璋氣憤道:“我不用你,趕緊給我回去。”

徐達抓住朱元璋的小腿,說:“皇上,我怕您回宮有個什麼閃失,所以必須要保護您回宮。”

朱元璋踢了他一腳,但徐達抱住不放,還大聲哭了起來。

朱元璋有點慌了,他擔心徐達的哭聲引起樓上那群人的注意,心裏又想,反正留你一個也可以,殺起來比較容易。就這樣,他同意了徐達和他一起回宮的建議。

兩人回到宮中還未坐穩,就有人來報告說:“不好啦,慶功樓著火啦。”

朱元璋假裝驚慌,說:“快去救火!”又問,“有活著的人沒有?”

報告的人回答:“全成烤鴨啦。”

朱元璋擠出幾滴眼淚,說:“可憐了我一幫功臣啊。”

徐達當時已汗流浹背。回到家中,讓家人收拾了金銀珠寶,連夜逃到山海關,從此在那裏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這就是劉伯溫八字救徐達的傳說。

我們都知道,民間的劉伯溫的故事都是假的,與正史不符,但民間卻認為,這就是真的。他們塑造出了一個神乎其神、大慈大悲的劉伯溫,和正史那個劉伯溫一比,大部分的人都喜歡民間的劉伯溫,於是,他們更希望,劉伯溫永遠在民間。

https://www.biqiuge8.com/book/9361/665076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