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榮辱相從 雙贏共存——狼的繁榮之路(1 / 3)

一方麵,中國缺乏技術,但是有大量的閑餘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麵,西方發達國家缺乏勞動力,卻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以前,一些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和技術上的封鎖,中國的政策也相對保守,這種做法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好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放寬了政策,為引進技術資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外商也看中了中國豐富的勞動力和龐大的消費市場,紛紛到中國投資辦廠。

事實證明,雙方的合作是一個完全雙贏的局麵,一方麵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麵,外商也獲得了巨大的經理利益回報。雖然如此,還是有一些企業和國家看不清這一點,在技術上對中國層層戒備,這樣做對於共同繁榮一點好處也沒有。

近年來,韓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技術往來越來越頻繁。韓國公司到中國投資,中國企業與韓國企業進行某種形式的技術交流屢見不鮮。由於中韓兩國在一些產業技術領域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韓國對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了越來越多的緊迫感,認為中國在產業技術領域的進步將威脅其經濟發展,因此,唯恐其領先的某些產業技術流向中國。

韓國情報通信部2003年發表的《2002年綜合審查評價報告書》中有一句話:“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需要大量的技術,……我國的知識頭腦和技術流向中國的可能性空前地大。”

2005年初,韓國雙龍汽車公司向中國出售股權時,韓國各界反應強烈,擔心其旅行車和房車技術為中國企業所掌握。但是在之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企業收購韓國企業時,韓國從來不會提出所謂“技術外流”問題。唯獨中國企業收購韓國企業時,韓國總要發出防止技術外流的呼聲。有些企業,如現代、大宇和三星等企業,幹脆謝絕中國相關企業業務人員參觀。

近兩年,韓國政府逐漸重視對產業技術的保護,並正在采取法律和製度性的防範措施。韓國原有10項有關防止產業技術外流的行業性法規和9項有關的指南,但存在著漏洞多和實施混亂的問題。

2005年初,韓國政府修改了《營業秘密保護規定》,大幅度擴大了對包括產業技術在內的企業秘密的保護,強化了對產業技術外流的處罰麵和處罰力度。根據這個規定,泄露韓國產業技術的韓國人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相當於獲利金額兩倍的罰款,外國人則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相當於獲利額2至10倍的罰款。韓國政府要求各企業實施“誓約書製度”,確保科技人員嚴守企業秘密,不外泄產業技術。

韓國政府還要求企業加強對現職和退職技術人員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防止技術外流的意識。最近,韓國情報通信部與民間成立了“官民協議會”,共同采取防止其信息通訊技術流向“競爭國家”的行動。此前,韓國國家情報院還成立了“產業間諜”舉報中心。

一方麵,中國缺乏技術,但是有大量的閑餘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麵,西方發達國家缺乏勞動力,卻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以前,一些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和技術上的封鎖,中國的政策也相對保守,這種做法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好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放寬了政策,為引進技術資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外商也看中了中國豐富的勞動力和龐大的消費市場,紛紛到中國投資辦廠。

事實證明,雙方的合作是一個完全雙贏的局麵,一方麵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麵,外商也獲得了巨大的經理利益回報。雖然如此,還是有一些企業和國家看不清這一點,在技術上對中國層層戒備,這樣做對於共同繁榮一點好處也沒有。

近年來,韓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技術往來越來越頻繁。韓國公司到中國投資,中國企業與韓國企業進行某種形式的技術交流屢見不鮮。由於中韓兩國在一些產業技術領域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韓國對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了越來越多的緊迫感,認為中國在產業技術領域的進步將威脅其經濟發展,因此,唯恐其領先的某些產業技術流向中國。

韓國情報通信部2003年發表的《2002年綜合審查評價報告書》中有一句話:“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需要大量的技術,……我國的知識頭腦和技術流向中國的可能性空前地大。”

2005年初,韓國雙龍汽車公司向中國出售股權時,韓國各界反應強烈,擔心其旅行車和房車技術為中國企業所掌握。但是在之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企業收購韓國企業時,韓國從來不會提出所謂“技術外流”問題。唯獨中國企業收購韓國企業時,韓國總要發出防止技術外流的呼聲。有些企業,如現代、大宇和三星等企業,幹脆謝絕中國相關企業業務人員參觀。

近兩年,韓國政府逐漸重視對產業技術的保護,並正在采取法律和製度性的防範措施。韓國原有10項有關防止產業技術外流的行業性法規和9項有關的指南,但存在著漏洞多和實施混亂的問題。

2005年初,韓國政府修改了《營業秘密保護規定》,大幅度擴大了對包括產業技術在內的企業秘密的保護,強化了對產業技術外流的處罰麵和處罰力度。根據這個規定,泄露韓國產業技術的韓國人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相當於獲利金額兩倍的罰款,外國人則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相當於獲利額2至10倍的罰款。韓國政府要求各企業實施“誓約書製度”,確保科技人員嚴守企業秘密,不外泄產業技術。

韓國政府還要求企業加強對現職和退職技術人員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防止技術外流的意識。最近,韓國情報通信部與民間成立了“官民協議會”,共同采取防止其信息通訊技術流向“競爭國家”的行動。此前,韓國國家情報院還成立了“產業間諜”舉報中心。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科學技術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韓國采取保護產業技術的措施,是為了保護國家和企業的經濟利益,這一點本來無可厚非。

不過,正是因為經濟全球化和激烈的科學技術競爭,才導致了包括韓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產業技術的發展。中韓兩國已成為重要的經濟貿易合作夥伴,中國是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投資市場。而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市場的日益擴大,需要更多的產業技術和更高技術含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