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們所付出的代價。
弗雷德•羅傑是一位銷售經理,為新澤西的某個皮革公司搞推銷,公司已經生產即將出售的新產品,這是一種加工成帶狀的皮革製品。他訪問一個顧客,問:“你認為這產品如何?”“啊,我非常喜歡它,但是我猜想您現在會告訴我它是非常貴的,我應該為它付出一個荒謬的價格,在您之前,我全聽說了。”“您告訴我。”弗雷德•羅傑斯說,“您是一個有貿易經驗的人,您和別人一樣懂得皮革和獸皮,您猜想它的成本是多少?”
那人受了奉承,回答他說他認為可能是45美分一碼。
“您說得對。”
弗雷德•羅傑斯用驚奇的眼光看著他說:“我不知道您是怎樣猜到的?”
銷售經理以45美分一碼的價格獲得了他的訂貨和隨後的重複訂貨,雙方對事情的結果都很滿意,弗雷德•羅傑斯決不會告訴他公司最初給產品的定價是39美分一碼。
在介紹價格的時候,必須讓別人看起來價格比較低,但你向他介紹好處的時候,就必須使他們看起來好處比較多。
一個藥品公司出售一種特別昂貴的獸醫外科用藥,它的價格與競爭的對手比起來高得嚇人。但是推銷員問獸醫,每次的用量是多少,然後告訴對方,用他們的產品每頭牛僅多花3美分,那真算不了什麼,但是它的效果卻是同類無法相比的。這樣介紹價格使人易於接受,但如果他們說每包多30美元,那聽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很可能把顧客嚇跑了。
還可以推開價格,在時間上延伸。
“您現在的車每天用多少小時?”
“6個半小時。”
“啊,如果您買我們的,那麼在機器的整個使用壽命期間,您可以得到全部的額外的機動性,更大載重能力和更安全、更舒適的駕駛室,每小時僅花6美分,一個月僅僅多花費20美元,20美元能買到什麼。在普通的一個飯館裏一頓兩人便餐,您對此不會有什麼抱怨吧。”
這一策略在於把對方的注意力用在我方不甚感興趣的地方,使對方增加滿足感。這是談判中常常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使我方與對方保持良好的關係,在謀得我方利益的同時,使對方也感到最大的滿足。
作為一位成功的談判者,先決條件就要弄清談判的目標,井在談判過程中時刻不忘談判的主要目的。在同對方的談判中,卻要把自己的目標隱蔽起來,把一些次要的問題渲染成很重要的問題,而讓對方多占些便宜,你也表示很“勉強”地讓步。如,我方得知對方最注重的是價格,而我方最關心的是交貨時間,那麼我們進攻的方向可以是支付條件問題,這樣就可以把對方的注意力引開到次要問題上,以實現我方最終要達到的目標。這種策略如果運用得很熟練,對方是很難反攻的,它可以成為影響談判的積極因素,而不必冒重大的風險。
在商業競爭中,采用聲東擊西策略也不失為一記妙招。
一條街上有兩家電影院,在市場不太景氣的情況下,兩家影院的老板都在使出渾身解數爭攬顧客。路南的影院推出了門票八折優惠,路北的影院接著就來了個五折大酬賓。對於顧客來說,同樣的情況下當然都願意去花錢少的影院,於是路北影院生意興隆,路南的影院門可羅雀。
路南影院的老板不甘坐以待斃,於是一賭氣,幹脆來了個“跳樓大甩賣”——門票打兩折。按照當地消費水平和行業常規,影院門票五折以下已經毫無利潤可言了,路南影院打兩折的目的是為了把對手徹底擠掉,然後好再進行“價格壟斷”,誰知他們剛剛把顧客拉過來,路北的影院接著就推出了門票一折優惠,並且每人另送一包瓜子。
乖乖,哪有這樣人幫生意的,一包瓜子少說也得1元,這等於是白看電影呀,路北影院的老板是不是瘋了?路南影院的老板驚得直吐舌頭。但顧客可不管老板是不是瘋了,有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絕對不能錯過,於是顧客紛至遝來,影院天天爆滿。
這回路南影院的老板實在沒有勇氣繼續競爭了,便宣告倒閉,關門了事。
大家都以為路北影院這時會恢複競爭之前的價格,但這個送瓜子的“賠本生意”卻一直堅持了下來。
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路北影院的老板買了奧迪轎車,房子也換成了高檔別墅,一副發了大財的樣子。原路南影院的老板對此百思不解,為了弄清真相,便能過朋友打探路北老板的經營秘訣。
在費了一番周折之後,他終於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路北影院一元的票價要賠錢,送瓜子更是賠錢,但送的瓜子是老板從廠家訂做的五香瓜子,看電影的人吃了瓜子後,必然會口渴,於是老板便派人不失時機地賣飲料,飲料和礦泉水的銷量大增——放電影賠錢,送瓜子賠錢,但飲料卻給老板帶來了高額利潤。
這家影院老板實際上是采用了“聲東擊西”的賠錢術。商海中有人賺錢在明處,有的人則像這位影院老板一樣,采用了隱藏利潤點、迂回賺錢的策略。利潤點隱蔽得好,顧客認為你做得是“賠本生意”,他便會覺得自己花得錢值,從而也就會痛快地掏腰包。聲東擊西、悶聲發財實際上蘊含著科學經商的大智慧。
由聲東擊西戰術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理論——相反理論。相反理論的論據就是在市場行情將轉勢、由牛市轉入熊市前一刻,每一個人都看好,都會覺得價位會再上升,無止境的升。大家都有這個共識時候,大家會盡量買入了,升勢消耗了買家的購買力,直到想買入的人都已經買入了,而後來資金卻無以為繼。牛市就會在大家所有人看好聲中完結。相反,在熊市轉入牛市時,就是市場一片淡風,所有看淡的人士都想沽貨,直到他們全部都沽了貨,市場已經再無看淡的人采取行動,市場就會在所有人都沽清貨時見到了穀底。大眾全麵看好,就要看淡,大眾看淡反而是入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