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鄭軍勢盛,清朝的江南總督郎廷佐和駐防的清將喀喀木隻能堅守,龜縮在城內不敢出戰。此時,先前從鄭成功軍中逃出的清朝江蘇巡撫朱衣助忽然出現在南京。由於他見過鄭成功,見人揣意,就向郎廷佐等人獻計:趁鄭成功誌驕意滿之機,假意投降。
於是,清將管效忠出頭,派人給鄭成功遞書信,傳達出這樣一個信息:“大軍一路勝捷,我們力爭不敵,本應馬上投誠。但清朝有製度,守城者堅守三十日,援者不來,則失城者不罪家屬。南京文武官員的家屬均在北京扣作人質,乞望藩主(鄭成功)寬限至三十日期到,我們會立刻開門迎降。”
鄭成功的參軍潘庚鍾即刻識破清軍詭計,勸說道:“此乃敵人緩兵之計,絕不可信,趁如今南京城內空虛,請立即下令進攻南京!”
鄭成功不聽:“我大軍一路而來,戰必勝,攻必克,南京守將已心碎矣。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最為上策。況太祖皇陵在南京,豈敢震動?”
其實,鄭成功絕非輕易上當的書呆子,他之所以如此胸有成竹,是因為在進軍途中,清朝的鬆江總兵馬進寶和崇明提督梁化鳳皆暗中與他約降。但是,馬進寶是真心想降,梁化鳳卻是虛與委蛇。郎廷佐發令調兵,馬進寶不應,梁化鳳卻即刻提四千精兵入城來助。馬進寶原為李自成部下,外號“馬鐵杠”,殘忍好殺,身家奇富;梁化鳳乃清順治朝武進士,死心塌地願為清廷賣命。他曾在鄭成功進攻途中親自拜見鄭軍大將馬信,二人結為兄弟,對天盟誓。所以,梁化鳳提兵入南京,鄭成功等人還以為他要去城內做內應,信之不疑。
鄭成功的水師在三叉河口泊靠,陸軍大營紮於獅子山一帶。以兵逼城之際,南京城內寂然無聲。鄭成功以為城內軍民已經嚇破膽,更加鬆懈。張煌言自蕪湖貽書急諫,鄭成功累捷自驕,不聽。他下令手下八十三營牽連圍繞,坐困南京,以待其降。鄭軍軍將、士兵,皆釋戈開宴,縱酒捕魚為樂。
其間,張煌言率領為數不多的魯監國舟師,在姑蘇、常熟一帶四處兜轉,傳檄各州郡,往來造勢。一時間清朝統治下的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均派人送款,表示要投降。如果鄭成功能分兵占取這些地方,即使他緩攻南京,也仍可大有作為。但是,鄭成功堅信集中優勢兵力主攻的策略,拒不分兵。
可惜,他十餘萬大軍齊集南京城下,根本不展開攻勢,師老兵惰,最終喪失了大好機會。
南京是個政治意味極濃的城市,如果占領此地,不僅可以以朱元璋發祥地的優勢號召全中國複明勢力,還可以恃此虎踞龍盤之地,逐漸占領江南主要財賦地區,一舉扭轉全國的經濟態勢。然後,以財養兵,以地招民,隔斷清朝的南北聯係,肯定能爭取更多的兵民歸附明朝。而且,有南京當作根據地,鄭成功的軍隊從“海賊”變為銳意恢複的仁義之師,更能安定江南以及所有希望複明的士民之心。
遷延之間,梁化鳳、蔣國柱以及駐紮在南京上下遊的各部清軍紛紛來援,自雲南回兵的滿洲八旗軍隊馬爾賽、葛褚哈等部也疾馳至南京。雙方力量對比,逐漸發生了變化。
郎廷佐有幹吏之才。鄭軍到來之前,他早已先行一步,將南京城外民屋燒拆一空,近城十裏居民均遷入城內。而且,他大開水西、旱西兩門五天,限令城內居民出城買柴。然後下令城內百姓皆不許上街。由於清朝令嚴,居民不敢上街買米,有窮困儲糧不足者,竟在圍城期間寧可全家餓死也不敢出門覓糧。
見清兵日集,鄭成功心慌。他與諸將相約,七月二十五、二十六日發動總攻。
七月二十二日,關鍵時刻,鄭軍中有個管衣甲的林姓官員叛變,偷入南京城,遍告鄭軍虛實。這個林某是福建海盜出身,由於攻破瓜洲後大肆淫掠,被鄭成功打了二十大板。因懷恨在心,林某叛變。他親見郎廷佐獻計:“再過三天,鄭軍大舉攻城,南京必不可守!二十三日,乃鄭成功生日,諸將定會卸甲飲酒慶賀,必不為備,可偷襲擊破!”然後,他把鄭軍何地是實營,何地是虛營,一五一十,皆一一細報清軍。
郎廷佐抓住機會,命令守城清軍十人留一人,其餘俱下城結營,先發製人,準備出擊。
七月二十二日夜晚,梁化鳳率領綠營兵先出,以做“炮灰”,觀察鄭軍反應,試探虛實。仔細巡察後,梁化鳳從南京的神策門出發。這個神策門本為已經堵砌的廢門,從城外看上去,由於蘆葦野草滿野,根本發現不了。清軍手中有工程圖址,在內裏偷偷拆卸,神策門就成為一個“突門”。牆磚被推垮後,梁化鳳很猛,率手下綠營兵就朝鄭軍衝過去。
鄭軍在神策門一帶的主將是餘新,當時他和鄭軍另外一個大將甘輝正在聽戲飲酒,聞報大驚,即刻披甲上陣。
餘新勇猛,指揮士兵力戰,清軍小卻。郎廷佐見情勢不妙,立刻又派出一個分隊,從南京小東門突出,掩襲鄭軍。餘新等人不敵,鄭軍潰敗。不久,餘新被清軍活捉。
首戰告捷,清軍自信心大增,主力皆出,於南京城外紮營。由此,清軍由守勢變為攻勢。
鄭軍大將甘輝等人齊入主帳,與參軍潘庚鍾等人一起見鄭成功,勸說把軍隊退屯觀音門一帶,乘勢再進行進攻。
事已至此,鄭成功剛愎自用,反倒急欲與清軍決戰。他自作主張,指揮主力全部結營於觀音山,準備依山就勢,與清軍大戰一場。
郎廷佐見鄭軍結營,趁早晨新集未穩之際,立刻揮兵攻擊。鄭成功本人仍在指揮調動,而山下受攻擊的鄭軍隻得一邊死命抵擋一邊上報。
鄭成功軍令極嚴,其餘各部無令不敢輕易出戰,隻得眼睜睜看著清軍集結主力死攻並擊破鄭軍一部。
甘輝身中三十餘箭,手殺約十人,力不能支,終於潰走。退走途中,甘輝力竭被擒。鄭軍諸營動搖。
至此,坐鎮指揮的鄭成功已然心亂,但仍舊不發進攻命令。鄭軍大將林勝焦躁,對士兵講:“敵人雖勝兩陣,兵力不多,藩主不發號令讓諸營聯合反擊,實誤大事!”於是,不等鄭成功命令,他率手下士兵向清將梁化鳳所統騎兵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