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劉文秀對手下講:“退狼進虎,晉王必敗國家!”雖然把李定國和孫可望相提並論有些過分,但對李定國的獨斷專行,此語極其貼切。
鬱鬱之下,加上軍旅過勞,劉文秀竟然一病不起,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含恨而死。臨終前,劉文秀仍然向永曆帝進獻忠言:“清兵日漸逼近,國勢日危,臣之妻子族屬,一定會盡忠大明。倘事急,望陛下駕臨蜀地,聯合十三家之兵(昔日的大順軍餘部),出營陝洛,說不定能轉敗成勝。此臣區區之心,望聖上鑒查!”
耿耿忠心,至死不二。
永曆十一年(1657年,順治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清朝三路大軍開拔。
平西王吳三桂一路向陝西漢中出發,經蜀地攻貴州;卓布泰一路向湖南出兵,經廣西與錢國安部清軍會合攻貴州;寧南靖寇大將羅托與洪承疇一路,從湖南往攻貴州。
洪承疇裏裏外外都是一把手,他從孫可望降官中挑選出十九名熟悉雲南地理的漢人作為向導,帶領各路人馬前進。由於沿路軍養、後勤安排妥當,預見性強,清朝三路大軍皆進展順利。
洪承疇、羅托一軍連克沅州、靖州,把湖南一帶的南明軍隊擊潰,直接攻入貴州境內的鎮遠、平越(今福泉)等地,並在四月攻占貴陽。
吳三桂一路軍,自沔陽進至朝天驛,三月初已經到達保寧,三月十四日到達合州。南明總兵杜子香在江邊沒能組織任何有效的攔截,棄重慶而逃,堅城一下子落入清軍手中。
卓布泰一軍從廣西深入,招撫南丹、那地、撫寧等地的土司,攻克狄山州、都勻等地。
清朝三路人馬在貴州順利會師。也就是說,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三路清軍順利實現貴州會師的計劃,在全省範圍內對南明軍隊各個擊破,基本沒遇到重大抵抗。
在清軍開始進攻的初期,三路分兵,倘若南明能擊敗其中任何一支,就有可能使戰事發生全局性變化。但是,直到清軍三路會師貴陽,永曆君臣才真正開始著慌。此時,已經失去了先發製人的寶貴時機。
清軍方麵又添生力軍,三路大軍之外,又有信郡王多尼率一支大軍,自湖南開赴雲貴戰場。
七月間,永曆帝在昆明封李定國為“招討大元師”,督領諸將禦敵。至此,距清軍三路大舉進犯之時,已經過去將近半年時間。南明方麵的狼狽被動之態,盡顯無遺。
李定國根據當時情況,派馮雙禮、祁三升據守盤江東岸,堅守雞公背(今貴州關嶺縣),抵拒中路清軍。李承爵、張先璧據守黃草壩(今貴州興義縣),堵清軍東路。白文選統四萬精兵、出七裏關(今貴州赫章縣),佯攻遵義,抗清軍西路來犯之敵。
李定國自統一路軍,進至北盤江的鐵索橋一帶(今貴州盤江橋),準備收取貴陽。
為了牽製清軍,李定國與夔東十三家的大順軍餘部聯係,命令他們進攻重慶。十三家非常配合,七月間得令即發,自水路大舉進攻。
為此,劉文秀對手下講:“退狼進虎,晉王必敗國家!”雖然把李定國和孫可望相提並論有些過分,但對李定國的獨斷專行,此語極其貼切。
鬱鬱之下,加上軍旅過勞,劉文秀竟然一病不起,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含恨而死。臨終前,劉文秀仍然向永曆帝進獻忠言:“清兵日漸逼近,國勢日危,臣之妻子族屬,一定會盡忠大明。倘事急,望陛下駕臨蜀地,聯合十三家之兵(昔日的大順軍餘部),出營陝洛,說不定能轉敗成勝。此臣區區之心,望聖上鑒查!”
耿耿忠心,至死不二。
永曆十一年(1657年,順治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清朝三路大軍開拔。
平西王吳三桂一路向陝西漢中出發,經蜀地攻貴州;卓布泰一路向湖南出兵,經廣西與錢國安部清軍會合攻貴州;寧南靖寇大將羅托與洪承疇一路,從湖南往攻貴州。
洪承疇裏裏外外都是一把手,他從孫可望降官中挑選出十九名熟悉雲南地理的漢人作為向導,帶領各路人馬前進。由於沿路軍養、後勤安排妥當,預見性強,清朝三路大軍皆進展順利。
洪承疇、羅托一軍連克沅州、靖州,把湖南一帶的南明軍隊擊潰,直接攻入貴州境內的鎮遠、平越(今福泉)等地,並在四月攻占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