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靈姑昨日到今水米不沾,又未怎樣安眠,雖說奉師命前往,決無差錯,但疲敝長行,也是不妥。最好悲懷放寬,將養兩日,等精神稍為康複再走。靈姑也想起賊供尚未問明,失物不曾運回,尚有許多事情要做,就此丟下一走,於心不安,隻得點頭應了。

王妻因牛子未回,正想商量移棄盜屍之事。靈姑又忽想起玉匣中所藏仙柬,昔日清波上人曾說,關係爹爹和自己許多凶吉因果。自到玉靈崖,連請幾次,均未出現。昨日父親受傷、隻顧看了仙師賜柬著急,不久陳大真到來,竟會忘了請看。萬一裏麵藏有解救之法,豈非粗心錯過?不禁“哎呀”了一聲。眾人忙問何故。靈姑道:“仙師玉匣還有一封柬帖,我忘看了。”隨說隨將香爐點起,將玉匣供好。虔誠默禱之後,打開一看,以前匣中柬帖雖未出現,隱隱約約還有個柬帖影子在刀底下。這時竟仿佛柬帖業已化去,一絲影跡全無,隻剩那口晶光耀眼冷氣森森的小匕首橫臥在內。

靈姑方在奇怪,忽聽簾外靈奴剝啄之聲,眾人才想起靈奴自從昨日傍晚已經不見,因傷心忙亂之中,誰也沒想到它。王妻忙去揭簾放進。靈姑恨它昨日毛霸率領賊黨攻洞時,不先趕往森林報信,以致老父遭毒手。方欲責問,靈奴已銀羽翩翩,穿簾而入,直向靈姑飛去,雙爪鬆處,落下一封信束。靈姑料有原故,伸手接住,見外麵隻寫道“靈姑開啟”四字。打開一看,乃是同門師姊歐陽霜寫的。大意說:呂偉宿孽大重,本應明年必死。師父憐靈姑孝思,意欲保全,曾在玉匣中藏有仙柬,使到時得以避免。但是運數已盡,至多保其善終而已。嗣因靈姑山寨斬蛟,多立功德,加以至誠格天,才有這次因禍得福的變局。束帖無用,師父早已收去。鸚鵡靈奴曾受異人豢養,深通靈性。日前外出省視舊主,得知此中因果。知道老主人該有此劫,事前如得信,有了準備,不特誤卻仙緣,反為玉靈崖諸人異日留下後患。但它認識仙師,惟恐舊主推算不詳,特意急飛大熊嶺苦竹庵,求詢此事虛實。經仙師告以經過,歸來主人業已應劫。因回時倉促,忘了請問靈姑何時起行,途中有無險難,以備隨時報警,好有準備。仙師頗愛此鳥忠誠靈慧,已然告以一切,到時自知。昨日自己奉命送藥,本心也想在出事以前趕到,無奈定數難移,終未趕上,連毛霸也被逃走,甚為愧對。茲乘靈奴回山之便,附致一函,吩咐靈姑,父體已然埋葬,須要早來,不可遲延。自己正在勤修之際,無暇分身前來接應。

至遲三日之內,必要動身。相聚不遠,務望珍重。

靈姑知運數前定,對於靈奴也就不再嗔怪。當下玉匣又佩好。王妻方始提起牛子私出之事。靈姑自讀歐陽霜來函,誌慮已定,便答道:“記得去年曾殺四賊,都是牛子挑到遠處喂了虎。我想人已死了,何必再為計較?那森林以內卻是沒雪,地又幽靜,莫如我們用雪橇將賊運去,掘一個大坑,掩埋了吧。”眾人讚好。匆匆用罷午飯,徑去掩埋賊屍。雪橇隻有一架,十幾具賊屍,往返十次,才得運完。昨日所采掘的山糧,尚存當地,也都帶回。

不過靈姑昨日到今水米不沾,又未怎樣安眠,雖說奉師命前往,決無差錯,但疲敝長行,也是不妥。最好悲懷放寬,將養兩日,等精神稍為康複再走。靈姑也想起賊供尚未問明,失物不曾運回,尚有許多事情要做,就此丟下一走,於心不安,隻得點頭應了。

王妻因牛子未回,正想商量移棄盜屍之事。靈姑又忽想起玉匣中所藏仙柬,昔日清波上人曾說,關係爹爹和自己許多凶吉因果。自到玉靈崖,連請幾次,均未出現。昨日父親受傷、隻顧看了仙師賜柬著急,不久陳大真到來,竟會忘了請看。萬一裏麵藏有解救之法,豈非粗心錯過?不禁“哎呀”了一聲。眾人忙問何故。靈姑道:“仙師玉匣還有一封柬帖,我忘看了。”隨說隨將香爐點起,將玉匣供好。虔誠默禱之後,打開一看,以前匣中柬帖雖未出現,隱隱約約還有個柬帖影子在刀底下。這時竟仿佛柬帖業已化去,一絲影跡全無,隻剩那口晶光耀眼冷氣森森的小匕首橫臥在內。

靈姑方在奇怪,忽聽簾外靈奴剝啄之聲,眾人才想起靈奴自從昨日傍晚已經不見,因傷心忙亂之中,誰也沒想到它。王妻忙去揭簾放進。靈姑恨它昨日毛霸率領賊黨攻洞時,不先趕往森林報信,以致老父遭毒手。方欲責問,靈奴已銀羽翩翩,穿簾而入,直向靈姑飛去,雙爪鬆處,落下一封信束。靈姑料有原故,伸手接住,見外麵隻寫道“靈姑開啟”四字。打開一看,乃是同門師姊歐陽霜寫的。大意說:呂偉宿孽大重,本應明年必死。師父憐靈姑孝思,意欲保全,曾在玉匣中藏有仙柬,使到時得以避免。但是運數已盡,至多保其善終而已。嗣因靈姑山寨斬蛟,多立功德,加以至誠格天,才有這次因禍得福的變局。束帖無用,師父早已收去。鸚鵡靈奴曾受異人豢養,深通靈性。日前外出省視舊主,得知此中因果。知道老主人該有此劫,事前如得信,有了準備,不特誤卻仙緣,反為玉靈崖諸人異日留下後患。但它認識仙師,惟恐舊主推算不詳,特意急飛大熊嶺苦竹庵,求詢此事虛實。經仙師告以經過,歸來主人業已應劫。因回時倉促,忘了請問靈姑何時起行,途中有無險難,以備隨時報警,好有準備。仙師頗愛此鳥忠誠靈慧,已然告以一切,到時自知。昨日自己奉命送藥,本心也想在出事以前趕到,無奈定數難移,終未趕上,連毛霸也被逃走,甚為愧對。茲乘靈奴回山之便,附致一函,吩咐靈姑,父體已然埋葬,須要早來,不可遲延。自己正在勤修之際,無暇分身前來接應。

至遲三日之內,必要動身。相聚不遠,務望珍重。

靈姑知運數前定,對於靈奴也就不再嗔怪。當下玉匣又佩好。王妻方始提起牛子私出之事。靈姑自讀歐陽霜來函,誌慮已定,便答道:“記得去年曾殺四賊,都是牛子挑到遠處喂了虎。我想人已死了,何必再為計較?那森林以內卻是沒雪,地又幽靜,莫如我們用雪橇將賊運去,掘一個大坑,掩埋了吧。”眾人讚好。匆匆用罷午飯,徑去掩埋賊屍。雪橇隻有一架,十幾具賊屍,往返十次,才得運完。昨日所采掘的山糧,尚存當地,也都帶回。